從1980年代開始訴求的原住民族自治和還我土地運動,歷經國民兩黨執政和多次政黨輪替,政客對部落族人許下許多承諾,推動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始終淪為口水戰,但從來沒有讓族人實質管理祖先的土地。

2016年蔡英文在「原住民族日」向族人道歉後,隨即在十天後的8月11日,赴台東縣東河鄉的阿美族都蘭部落訪視,承諾要將都蘭部落劃設為第一個原住民族自治區的試辦區域。然而,四年過後,當時的承諾如都蘭溪的滾滾溪水,流入太平洋得無影無蹤。

同為阿美族的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就大嘆,蔡政府「口中有講,心中沒有」,原民會不是大張旗鼓要在都蘭部落試辦部落自治,但為何沒有下文?廖國棟質疑這樣的道歉有什麼用,「重要的是要執行」。

2016年8月11日總統蔡英文、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赴台東都蘭部落,宣布將試辦原住民族自治區。(圖/總統府)
2016年8月11日總統蔡英文、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赴台東都蘭部落,宣布將試辦原住民族自治區。(圖/總統府)

自治權不能試辦 應歸還土地給族人

曾任蔡英文2015年競選團隊族群政策召集人,現執教於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的施正鋒教授就痛批,自治就是讓「族人可以自己決定事務的權利」,前總統馬英九就喊過要試辦,但「原住民族的權利可以試辦?」施正鋒曾親自向時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的姚人多建議,讓原住民族真正的自治,就是將國家公園歸還給原住民,直接進行土地交還的處理,這樣也可以培育原住民的管理人才,可惜沒有被接受。

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在原運時期參與抗議,爭取族群權益。(圖/公視記者 柯金源)
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在原運時期參與抗議,爭取族群權益。(圖/公視記者 柯金源)

而讓施正鋒與蔡政府「公然翻臉」的事件,是2017年原民會公告《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下稱劃設辦法),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排除私有地。然而施正鋒認為,土地的所有權和部落的諮商權本來就是分開的,這樣才可以保護部落傳統領域不受財團和外力侵害,此《劃設辦法》讓部落傳統領域被破碎化,像台糖在部落的「私有地」這麼多,土地被襲奪的狀況會更加劇,施正鋒痛批現任的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是「比國民黨更壞」。

1993年花蓮縣秀林鄉和平的太魯閣族人,北上到工業局抗議反對「水泥東移」政策。(圖/公視記者 柯金源)
1993年花蓮縣秀林鄉和平的太魯閣族人,北上到工業局抗議反對「水泥東移」政策。(圖/公視記者 柯金源)

原住民土地上的爭議 仍待解決

爭議許久的《礦業法》修法,民進黨立委伍麗華則強調,在新會期會將會與其他委員持續推動。她指出我國有六成的礦區在原住民族領域內,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伍麗華也認為,礦權展延一次20年實在太久,現有礦權應補做諮商同意權,取得部落族人的同意。

廖國棟強調「土地是原住民的根」,他會協同國民黨委員繼續全面性推動原住民相關法案,他強調在上個會期都有提出《土海法》、《原住民族自治推動條例》,也會持續推動《原住民保留地權利回復條例》讓《原有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提升到法律位階,保障族人權益。

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是全台面積最大的單一礦場,礦山下太魯閣族人抗議許久,仍無法履行《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諮商同意權。(圖/公視記者 柯金源)
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是全台面積最大的單一礦場,礦山下太魯閣族人抗議許久,仍無法履行《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諮商同意權。(圖/公視記者 柯金源)

延伸閱讀

我們的島二十週年 - 挖山取石的代價

施正鋒建議,政府如果真的有決心要解決原住民族面臨的困境,就必須讓「原轉會」擁有調查權,真正「把政府過去的惡挖出來」,不然就是個「理藩院」,委員每三個月來「朝拜哈拉一下」。

另外也必須把原民會主委位階提高,必須是政務委員兼任,協調各部會資源,才不會讓其他部會瞧不起。伍麗華也認為,蔡政府應推動「族群主流化」,公務員養成過程必須了解原住民事務,而且原住民特考的原住民籍公務員應分發到各部會,進入不同官僚體制才有機會翻轉現有窠臼。


【仍在流浪 - 總統向原民道歉4週年】系列報導

1、族人怎麼看蔡英文的道歉?

2、首位稱「原住民」的總統 李登輝

3、還我土地、自治仍是一場夢?

4、看不見終點 - 平埔族群正名

5、原住民轉型正義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