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裡,完美的愛情故事引人嚮往,然而現實生活中,並非每一段親密關係都能甜蜜順遂。根據衛福部家庭暴力事件通報統計,過去十年間,每年經通報的家暴事件都超過10萬件,其中「婚姻、離婚或同居的伴侶間關係暴力」的事件(以下簡稱關係暴力家暴事件)數最多,每年都在6萬件左右,約占總通報事件半數。

根據最近一次「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資料調查」(2016年),在臺灣,18到74歲婦女在親密關係遭受暴力的終生盛行率約為25%,也就是說,約每4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暴力。而以當時臺灣18到74歲婦女總人口數(908萬3837人)推論,約有223萬位婦女曾遭受親密關係伴侶施暴,該計畫主持人臺師大社工所潘淑滿教授說,依照此推估結果,還有很多黑數並未進入通報系統。

除此之外,潘淑滿指出,以研究結果來看,親密關係暴力的類型中,有別以往對暴力事件的既定印象,最常發生的是精神暴力事件,肢體暴力的比例反而相對較低。潘淑滿認為,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肢體暴力會留下傷口,施暴者容易被定罪,而精神暴力沒有明顯傷口,不容易追究刑責。潘淑滿說,在近年親密關係暴力的相關研究中,都出現類似的狀況,相當值得關注。

從童話、媒體學戀愛 分手變成一種罪

為什麼親密的愛人,反而成為暴力的加害者?松山高中輔導老師黃柏鈞以自身成長經驗分析,臺灣的教育體制中並無「愛情學分」,從小到大都是從童話故事、電影或是戲劇摸索出各種情感。黃柏鈞觀察,為了劇情需要,故事中經常放大愛情美好的時刻,然而一講到分手,就是劈腿或由愛生恨。

松山高中輔導老師黃柏鈞(攝影/許家嘉)
松山高中輔導老師黃柏鈞(攝影/許家嘉)

戲劇張力加上媒體渲染,黃柏鈞說,學生對分手的印象偏向負面且具有攻擊性,「如果我對一個人很好,然後那一個人跟我分手,那個人就是罪惡的」。他觀察,這樣的現象在網路論壇,例如PTT、Dcard或臉書粉絲專頁都相當常見,多數人用錯誤的方式來面對分手,「一般人就只有『去恨,去遺忘,去取代』這三種方式」。

黃柏鈞認為,無論是辱罵前任伴侶、借酒澆愁,或是「下一個會更好」等信念,都不是正確的分手處理方法。黃柏鈞說,面臨分手時,個人會處於極度感性的狀態,「我們學到的是在極度感性的時候,叫對方忘記、恨、取代。可是其實你要做的事,是在極度感性的時候陪伴那個人,或是好好紓解情緒。」

衝突在心底難開口 種下相愛相殺導火線

除了扭曲的愛情觀,黃柏鈞從輔導的觀點分析,家庭是個人最早學習情感的地方,父母如何經營婚姻關係深深影響著下一代。他認為,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習慣性的壓抑,以及避免衝突發生,是造成情感問題的導火線。

黃柏鈞也是過來人,「我爸媽就傳統的、不太喜歡表達,對我來講那是一個情感壓抑啊,所以很多時候你看到後面問題顯現的時候,其實都是選擇不講、忍耐。」他坦言,自己的感情路也不順遂。一開始不懂情滋味、摸不透感情的界線,常常帶給對方過度的壓力,分手後也無法釋懷分離的痛楚,一直希望對方能回心轉意。

黃柏鈞說,這樣的心路歷程並非僅在他身上發生,而是傳統家庭教育下普遍的現象。他認為,多數人習慣用逃避解決關係中的衝突,有話不說開,當情緒累積到臨界點後,分手成了最後一根稻草,「那時候出現都是最糟的時候,分手是最後出現的那個大爆炸。」

而每個人對「大爆炸」的處理方式不同,黃柏鈞舉例,有些人選擇躲起來哭,但控制欲強的人,就可能化身媒體標題下的「恐怖情人」。「有些人會選擇去貼出過去的裸照、對話紀錄,然後去(讓其他人加入)公審。他不能接受有人挑戰他的完美被破壞,所以你破壞他的完美,你就踩到他的地雷。」

「如果有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教導你在愛情中的某些角度與觀念如何處理,我覺得會對他們未來的成長發展比較正向和健康。」因此,黃柏鈞開設關於愛情的多元選修課,讓學生有機會在高中時期,就掌握從相愛到分手的親密關係學問。

黃柏鈞開設多元選修課,說明愛情本質。(圖片/公共電視資料畫面)
黃柏鈞開設多元選修課,說明愛情本質。(圖片/公共電視資料畫面)

全國唯一的高中愛情選修課 教你學會吵架

原先黃柏鈞開課前有個期待,他希望能吸引更多擁有戀愛經驗的學生,透過理論及實作,補足對親密關係的認知。令黃柏鈞意外的是,許多沒有戀愛經驗的學生,也對這堂課很感興趣。

他分析,沒有戀愛經驗的學生個性通常較害羞、不知如何親近異性,因對愛情的好奇而選課,「可是我的課不是上如何表白跟談戀愛,因為我是比較偏向整體的、正確的價值觀。我希望他以後會在這段關係,第一個比較勇敢,然後再來是能夠在這段關係當中成長。」

黃柏鈞在課堂上讓學生練習面對異性。(圖片/公共電視資料畫面)
黃柏鈞在課堂上讓學生練習面對異性。(圖片/公共電視資料畫面)

黃柏鈞的課堂中,除了帶著學生認識愛情的本質,也教會學生吵架,「我上課會跟他們講說,如果你未來有伴侶,一定要用對的方法吵架。每一個人從小到大家庭的成長背景、經濟背景、所接觸到社會脈絡完全不一樣,你一定會遇到衝突。」他認為,用合適的吵架方式面對衝突,反而能夠更了解對方的個性。

這一堂愛情學,目前是全國高中端唯一的談愛情的課程,不過依108課綱規定,只能列為多元選修課,黃柏鈞不諱言,「課程真的太少⋯⋯修這門課大概五十個人吧,就只有五十個人可以聽到這件事情,可是我們一屆有七百、七百五十位學生,那其他的人呢?」

黃柏鈞認為,國高中是情感教育重要的奠基階段,但現行性別教育課程大多關注自我保護、安全性行為等方面,若學生情竇初開時就接觸相關課程,不但能對親密關係改觀,未來的感情路也有機會不至於走向極端,「這一代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啊,就是因為你這一代教他們,他未來成為父母的時候才會去改變這些事情」。

陪你看更多》

【ep2】 妳和媽媽的關係好嗎?

【ep1】 無差別殺人案 告訴我們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