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查核消息來源?先看看來源有破綻的假消息
【冒牌帳號:馬斯克詐欺案!】
假消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個人Twitter上公告將佛心放送一萬枚比特幣,推文底部寫著:「為驗證你的地址真實有效,請往錢包裡轉0.1-2枚比特幣,接下來我會隨機回饋你1-20枚比特幣」
正解:Twitter的「藍勾勾」是跟著ID(即左圖的「@DT_B2Europe」)走,不因帳號名稱或頭貼改變而消失。原來有心人士盜用經過驗證的商業帳號,將帳號改頭換面,喬裝成馬斯克,在藍勾勾的加持下發布假消息進行詐欺,推文後第一天就進帳18萬美元。
【冒牌貼文:假貼文產生器】
假消息:川普發推支持郭台銘參選總統,祝福郭台銘「讓台灣再次偉大!」
正解:圖片是用「川普假貼文產生器」(FakeTrumpTweet)製作的假貼文。另外這個網站的能耐可不止於製作假川普推文,頭貼、ID、帳號名稱、內文、分享數、讚數、留言數都能由你打造,想冒充誰就冒充誰。也有網頁專門生成「假臉書貼文」,生成後以圖檔下載。
【冒牌帳號:誰是真川普?】
陷阱說明:注意到了嗎?左邊字型是Helvetica,用戶名稱看來完全相同,右邊換成Times New Roman,I跟L就現形了。
【消息來源惡意誤導】
陷阱說明:華郵在2017年接獲一名女子爆料,記者在搜尋消息來源的背景時,意外發現女子在社群上公開說明自己要「攻擊自由派媒體」的企圖,要透過刻意誤導媒體來詆毀自由派媒體的公信力。
五大心法:如何對影片/圖片進行「來源查核」?
。利用社群平台隱藏版「肉搜功能」找到上傳者與原始貼文
。觀察上傳者數位足跡,確認帳號真實性
。以「號」取人:透過上傳者的多個社群平台帳號來建構上傳者信用
。釐清上傳者企圖:旁觀目擊?廣告圖利?惡意誤導?政治宣傳?
。聯繫上傳者,親自求證並取得畫面授權
利用社群平台隱藏版「肉搜功能」找到上傳者與原始貼文
進行消息來源查核的關鍵,就是要找到原始貼文與上傳者,一方面還原可疑消息的脈絡,一方面了解上傳者信用與動機,若消息屬實,也能進一步取得上傳者授權,但這一切都仰賴我們對搜尋工具的熟悉度。
以下我們將介紹臉書、推特、Instagram的搜索功能,並介紹這些社群媒體的第三方搜尋工具,有的只能幫助我們搜貼文或搜上傳者,也有的都能搜。
另外,即便是我們最常使用的Google,也依然有一些不為人知卻極好用的搜尋功能,我們一併介紹。
【臉書】
(一)臉書內建搜索功能:搜帳戶(O)、搜貼文(O)
臉書其實有內建搜索功能,貼文、粉絲頁、人物、活動、影片、網址等等都可以搜,雖然功能不強,篩選條件也有限,還是值得我們花一些時間摸索。
特別注意,在搜尋粉絲頁時,畫面左上有個「已驗證」的選項,勾選後僅顯示有藍勾勾的搜尋結果,可以取得公信力相對高的資訊。
(二)WhoPostedWhat:搜帳戶(X)、搜貼文(O)
另外介紹一個第三方「貼文」搜尋工具WhoPostedWhat,篩選條件比臉書內建更精細,可以自訂關鍵字,找尋在特定貼文日期或地點發布的貼文,甚至可以鎖定特定粉絲頁或一般帳號做搜索。
如果需要針對一個粉絲頁或一般帳戶所發佈的貼文搜索,WhoPostedWhat會需要我們輸入uid,取得方式非常容易:在「2. Get ID」處貼上粉絲頁或個人帳號的網址,按右方「Find」,就會在uid欄位中取得一串序號,複製下來就可以到網頁下方「Posts directly from/Posts associated with」處,搜索該帳號所發佈的貼文。
其實Eoghan在培訓營當天另有分享兩個強大的第三方搜尋工具,在臉書找人效果極好!可惜在培訓營隔天,臉書就因為個資疑慮修正了一些參數,現在這些工具已經癱瘓,就不介紹了。
【推特】
(一)推特內建搜索功能:搜帳戶(O)、搜貼文(O)
推特內建進階搜尋服務Advanced search,可設定的條件比臉書多很多。貼文、帳戶等等都可以搜。
(二)Followerwonk:搜帳戶(O)、搜貼文(X)
如果想要以「粉絲數」為條件找人,推薦使用Followerwonk。Followerwonk以推特賬戶的Bio為搜索基礎,如果我們輸入的關鍵字(職業、頭銜、服務單位等)有包含在推特賬戶的Bio內,那個帳戶就會出現在搜尋結果,還可以依照推文數、粉絲數等條件來排列搜尋結果。
(三)twXplorer:搜帳戶(X)、搜貼文(O)
推特第三方工具還有twXplorer,可以幫助我們在搜索貼文時,下個正確而漂亮的關鍵字。
在左上角搜尋欄位裡輸入關鍵字,就可以在右方看到與關鍵字相關的貼文中,最常被提及的幾個字詞(Terms)與Hashtag,或許這些字詞比我們原先輸入的關鍵字更具代表性。
(一)Instagram內建搜索功能:搜帳戶(O)、搜貼文(O)
Instagram內建搜索服務完全沒有任何篩選條件設定,功能簡陋,搜索結果完全依靠大數據與關聯性。
(二)Skimagram:搜帳戶(X)、搜貼文(O)
找Instagram貼文推薦Skimagram。點擊Skimagram右上角icon,可以將搜尋結果分類,將圖片、影音分開顯示(其實也不是多強大的第三方工具)。
(三)Searchmy.bio:搜帳戶(O)、搜貼文(X)
找Instagram用戶推薦Searchmy.bio,可以依照粉絲數多少排列搜尋結果,或選定特定粉絲數範圍作為篩選條件,與推特的Followerwonk類似。
【Google】
(一)以「上傳時間」篩選搜尋結果
在搜索結果頁面的右上角,點選「工具」,可以自定日期範圍的區間,篩選搜索結果,可惜不能依照時間先後排序。
(二)以「網域」、「檔案格式」篩選搜尋結果
另外,Google的「進階搜尋」還有更精細的搜索條件設定:
Google甚至可以針對「特定網域」內「特定檔案格式」的內容進行搜索。
如果我需要觀光部的觀光客數據,而且一定要PDF檔,都可以在進階搜尋中設定,只需要把觀光部首頁的網址貼在「網站或網域」,並將「檔案類型」設定為PDF即可。
(三)「排除」特定網域的搜尋結果
另外,假設現在已知下方影片含有不實資訊,我們可能會想知道這部影片被內嵌在哪些網頁,傳到了什麼地方?
這時可以在Google搜尋:「不實資訊影片網址」+「空一格」+「-site:影片網域」。如下圖:
「-site」表示「排除這個網域的搜尋結果」。中間務必空一格是語法規定,用來告訴Google後面「-site:影片網域」是一段篩選條件而搜尋本身。
觀察上傳者數位足跡,確認帳號真實性
透過上述肉搜工具找到上傳者後,我們首先確認這是否是假帳號。
【假帳號檢核清單】
。奇怪的大頭貼:名人照片、辣妹頭貼這些都可能是假帳號,可用以圖搜圖破解。(參考【社群內容打假術2】第1點。)
。發文頻率異常:帳號是否長期潛水突然變活躍?
。發文地點異常:一天內同時拍攝並上傳馬德里與奧克蘭的影片?
。發文內容異常:發文內容包山包海,把個人帳號經營得像內容農場?
。記得上方馬斯克的教訓,藍勾勾可能被變造,不是有藍勾勾就一定是真帳號。
。新創帳號:臉書目前不允許查看他人加入Facebook的日期,但可以翻翻對方塗鴉牆,試著找到最早的發文日期。過去有帳號喬裝並自稱俄國大官,卻因為帳號設立不到45分鐘而被識破。
【如何知道臉書個人帳號註冊日期?】
臉書目前不允許查看他人加入Facebook的日期,但可以翻翻對方塗鴉牆,試著找到最早的發文日期,但滑到第一篇文假消息可能已繞地球半圈,建議做法:
打開上傳者帳號主頁:
稍微往下滑一點,會出現動態時報篩選工具。
點開「最新」會下拉出時間軸。我們可以由下往上,從最舊的貼文開始翻,進而找到用戶最早的一則貼文。我們不能確認這就是加入Facebook的時間,但至少可以確認帳號註冊至少「不晚於」這則貼文。
【如何知道臉書粉絲專頁成立日期?】
打開粉絲頁右下方「粉絲專頁資訊透明度」。
裡面資訊包含:成立時間、更名紀錄、管理人員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如何知道臉書社團成立日期?】
臉書社團部分,進入社團後點選「關於」,右方會有「紀錄」,點擊「查看更多」。
查看臉書社團的更名歷史。
【如何知道Youtube頻道成立日期?】
所有Youtube頻道的「簡介」都一定會註明「加入日期」。
有趣的是,部分Youtube首頁點開來,就是看不到「簡介」的欄位:
但這不代表簡介消失了,只需要在首頁網址後方加上一串「/about」即可。
以「號」取人:透過上傳者的多個社群平台帳號來建構上傳者信用
記者專訪時都會透過肢體語言、穿著打扮等符號來衡量受訪者的可信度,對社群內容查核者更是如此,當我們無法親見受訪者,消息來源在社群平台的言談與社群展演更顯重要,是我們評估對方信用、保護自己不受騙的利器。
【上傳者信用檢核清單】
。上傳者都追蹤些什麼?又被誰所追蹤?按什麼讚?留什麼言?
。上傳者的身份、職業、活動範圍、興趣是什麼?
。影片/圖片拍攝地點是上傳者的生活圈嗎?
。影片/圖片拍攝時間符合上傳者的生活型態嗎?
。影片/圖片拍攝內容與上傳者是否有利益衝突?
【用多個社群平台建構消息來源的信用】
使用者常會在社群平台的「關於」或中留下自己在其他社群帳號,臉書的關於可能會連到IG,IG的自我介紹可能又可以連到Youtube。記得每個平台都看看,這些社群資訊可以更立體勾勒出上傳者的信用輪廓,確保自己精確完成上述信用檢核清單。如果他真的只在一個社群平台上活動,不妨把名字丟到Google去搜。
Eoghan有推薦KnowEm或Namechk這個網站,這些原本是用來檢查一個用戶名稱在哪些網路平台被註冊過,方便創立一個有效的新用戶名稱。但反過來也可以用來確認一個用戶有在使用哪些社群平台。
釐清上傳者企圖,旁觀目擊?廣告圖利?惡意誤導?政治宣傳?
有的來源是真實的目擊者,有的是看上潛在廣告效益,有人是挖洞給媒體跳,也有人是收錢帶風向,這部分需要靠記者的專業判斷,如同我們在採訪,感官全開,小心為上。
社群內容中若有強烈「請訂閱、請分享」訴求,可能表示來源上傳影片有部分經濟動機,屬於內容農場,而來自內容農場的影音內容需要特別注意,他們只關注營收,毫不關注真假,如同每日頭條網站上服務條款清楚寫的,「對該等內容之正確真偽,您宜自行判斷之。」
如何辨別內容農場?共同特徵是經營團隊不明,上傳內容包山包海,網站架設簡陋陽春,唯一的聯繫方式就是一組Email,除此之外我們對這間媒體一無所知;最重要的,內容農場絕對不會提供自己的實體地址。
聯繫上傳者,親自求證並取得畫面授權
確認上傳者是真實帳號,也具備相當信用後,我們會希望聯繫上傳者,親自求證,化解剩下的疑慮。
除了直接私訊社群帳號之外,Eoghan還分享兩個偷吃步的方法,「猜測」上傳者的Email。如果對方私訊功能沒開啟,窮途末路之時不妨一試。
【如何猜測上傳者Email】
如果我們知道上傳者的社群用戶名稱,就可以在登入介面,用「忘記密碼」的方式,得到上傳者Email的線索。
以Instagram為例,進入忘記密碼的介面,輸入用戶名稱或手機號碼,Instagram會告訴你它把登入連結寄到了哪個信箱。我們看不到信箱完整地址,但至少字元數會是正確的。
推特也是依循一樣模式。
臉書的設計比較安全,所有Email都以統一字元數呈現,無法用這種偷吃步的方式猜測。
另外這個網站Hunter也可以用來猜測對方工作用的Email。只要輸入公司網域,Hunter會自動幫你分析該網域的Email設計邏輯。
【如何聯繫上傳者?】
與上傳者搭上線後,在聯繫上傳者、取得授權時有幾點要注意:
。確保我們的聯繫帳號可以明確揭露我們的身份,避免用媒體粉絲頁聯繫。
。事先協調,避免公司內多個記者同時聯繫同個上傳者。
。確保上傳者明確知道查核者要取得的授權是什麼,以及這會如何影響他。
。如果上傳者發佈了新內容,必須再一次取得授權,除非上傳者預先授權。
。這個網站Cunning可以幫助我們跨越語言障礙,有多國語言的授權訊息範本聯繫外國上傳者。
。美國事實查核推廣機構First Draft所製作的「社群消息來源使用指南」(A Journalist’s Guide to Approaching Social Sources)提供了與上傳者聯繫的情境式指引。
練習題(Eoghan提供)
以下練習題取自Eoghan Sweeny架設的網站。
1. 下方影片的拍攝者就是不是上傳者本人?
2. 下方影片中紀錄的事件是什麼?拍攝者是不是上傳者本人?
專題文章:
【社群內容打假術2】時間查核:如何識別被冷飯熱炒、時空錯置的社群影音?
【社群內容打假術3】地理位置查核:如何妙用地圖工具,不到事發現場也能核實影片拍攝地點?
【社群內容打假術4】消息來源查核:如何確認上傳者信用、評估社群帳號可信度?
【社群內容打假術5】查核工具彙整:開箱數位打假王的百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