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聲》拿下第57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最佳新演員,這是導演柯貞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取材於故事原型取材於2011年的「台南啟聰學校連環性侵案」,柯貞年花了三個月在北中南進行田野調查,訪談對象從聾啞學生、親人到聾人協會、媒體工作者,為了避免二度傷害當年的受害者,基於事實加以修改。

柯貞年善於描寫人性黑暗面,作品也常談到校園霸凌,不過這次創作《無聲》,柯貞年決定拋棄憤青視角,做一部沒有「大魔王」的電影。

柯貞年回想創作《無聲》契機,她原先埋首於田野調查成果,希望寫一齣劇本挑戰社會對性犯罪的沉默、甚至反過來檢討受害者等陋習,「性犯罪是種滿奇妙的罪行,不像殺人放火可以大聲斥責罪犯,受害的人反而不敢為自己發聲,我特別想Fight這件事。」

不過她在創作過程卻一直卡關,筆下主角都像復仇女神,想對加害人和社會討公道,從語氣中不難發現柯貞年的自我懷疑。她拿著「卡關」很久的劇本請朋友看,朋友一句:「觀眾看了會有共鳴嗎?」才點醒柯貞年——憤怒只是創作者的發洩,卻不是世界真相。剛好遇到公視邀請合作,柯貞年決定從南聰事件出發,創作一部「無英雄電影」。柯貞年希望用《無聲》描述受害者默默承受卻不敢發聲的困境,劇本沒有「打魔王」劇情,每個人都好像壞人,但每個人同時也都是可憐人。

為什麼是南聰事件?柯貞年坦言,她在閱讀資料時早就注意到南聰案,跟公視合作社會議題電影,或許可以不用為了顧及市場,加入很多商業元素,真實地還原故事。

看更多柯貞年專訪內容》專訪導演柯貞年 放下「復仇女神」 聽聾人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