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病毒究竟從何而來,至今還沒有定論。但是部分專家推測非常可能來自野生動物,讓人畜共通傳染病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事實上,近二、三十年來出現的新興傳染病中,有高達60%到70%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包括SARS、MERS、各類流感病毒等都屬於跨物種病毒的傳染病,且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頻繁。

活禽獸市場 = 新興感染症熱點

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近幾次的新興感染症的聚集點,都是在活禽獸市場。很有可能是野生動物感染病毒後,被捕抓到市場相繼接觸其他可以被感染的動物,形成了一個病毒的循環。而市場又是人們生活中必去之處,可能因為食用,也可能因為接觸,再加上人體細胞有這個病毒適合的受器,進而演變成新興感染症。

尊重生態,就是最好的防疫

目前在台灣,動物疾病由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負責並且跟野鳥協會、蝙蝠協會等合作,一起監測野生動物;而人類疾病則由衛福部負責。控制人畜共通傳染病疫情,像是狂犬病,則是由兩單位跨部會互相合作。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表示最好的防疫措施就是不接觸、不食用、不捕捉野生動物,才能有效切斷病毒傳染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金傳春更認為,中國的野味市場,更應該由上頭一聲令下,全面改善。

「野味殺人」、「武漢肺炎是野生動物的復仇」這些內容在這次的疫情中引發討論。人類、環境與動物的相處失衡狀態如果沒有改善,那麼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現象只增加,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也將難以止息。

>跨界單位:【獨立特派員】第634集 (人畜共通 超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