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強烈的音樂節奏、高速的甩手動作,以及偶爾的戲劇化表情與姿勢,這樣的舞風稱為Waacking。影片中的舞者鮑大可,將代表台灣參加世界大賽,被大家暱稱為「人體電風扇」。
Waacking是一種你我可能看過,卻不太了解的舞蹈風格。
影片中的高速甩手動作,就是Waacking的標誌。可能,這位舞者是甩手速度最快的人?鮑大可笑著解釋:「為什麼手可以這麼快?因為我手很短。」
手短使他能夠駕馭更快的節奏,但展示Pose時卻欠缺張力。他回憶道:「手長的好處是,你擺Pose會更有張力,看起來更漂亮。在國外比賽中,常常與歐洲舞者Battle,我在前面不斷甩手,而他們一個動作便讓我消失。」
27歲的鮑大可,自高中看了《舞力全開》後便加入校內熱舞社,探索hip-hop與popping舞蹈,最終在高三找到了自己的「本命舞」——Waacking。
他回憶道:「學hip-hop、popping和爵士時,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直到遇見Waacking,就覺得就是它了。」
街舞發源於1970年代的美國紐約,作為嘻哈文化的一部分,當時住在紐約的黑人、猶太人、拉丁裔、黑西哥人,為了宣洩不滿,當地青少年就會以跳舞來表現生活上的壓抑。
而Waacking則誕生於洛杉磯的LGBTQ俱樂部,是派對舞蹈的一種。當時的黑人及同性戀者,唯有在同志酒吧中才能釋放自我,享受音樂與舞蹈。
「以前你是黑人,你又是同志,你就是抽到下下籤。」鮑大可形容當時社會氛圍對於這群人的不友善狀況,唯有在同志酒吧中才能拋開社會眼光,盡情做自己。
那時的流行音樂,如誘惑合唱團的《Papa Was a Rolling Stone》等Disco歌曲,帶動了Waacking的流行。Waacking舞蹈動作融合了默劇、好萊塢雕塑般的姿態,以及變裝皇后的元素,以多樣的Pose和動作著稱。
「比如說,你看到瑪麗蓮夢露,她舉手投足你都很喜歡,那你就把這個放進舞蹈裡面。」鮑大可解釋。
自2015年起,Waacking在台灣舞蹈界興起,名將如Maya、哈妹、徐百川等活躍於各大舞台。這種舞蹈在流行音樂中也常見,如郭富城《我心狂野》中的動作,乃至於NewJeans的新歌《Super Shy》MV中的甩手段落。
鮑大可認為,Waacking不僅有陰柔的一面,也能展現出極強的力量。「許多人認為Waacking是偏陰柔,但其實可以非常有力量,也可以在中間取得平衡。」
鮑大可笑說,很多人都認為他是Gay應該要跳得很陰柔,但他就是只能微辣微帥。
Waacking有很多動作,其中最常出現的甩手跟Pose的元素。如果是鮑大可的招牌動作,就會有各種不同的Pose加上高速的甩手,營造出具有速度感的線條。
鮑大可邊跳邊解釋,「各種小的、大的、半圓的圓形的軌道,完整圓的軌道,然後再加上一些穿梭。」最後會再搭配上一些腳,看起來會全身上下一點,就不會單純就是只有站著。
儘管鮑大可已經是台灣知名Waacker,但他在接觸舞蹈過程中,因此太在乎觀眾反應,也經歷過內耗階段。
「在長大一點之後,比較能學會就是,不是每一場都一定要暴動聲才代表你跳得好,表演有各種形式各種情緒。」鮑大可解釋,給觀眾的情緒不是只有爆發、high才是,難過平順沒反應,那也是一種情緒。
他鼓勵所有對舞蹈有熱情的人:「不要只因為沒有參加比賽、演出或拍攝影片就認為自己不在跳舞。只要有音樂伴隨,隨時隨地舞動起來,這就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