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無罩生活 不穿內衣遭遇困難
和家人一起經營農場的謝秋芸,過著不穿胸罩的日子已經十多年。30歲到日本鄉下打工旅遊時,因為沒有熟人、又天天務農,讓她決定試著脫下不想穿的內衣,讓自己自在一點。
但回台之後,不穿內衣又變回一件不自在的事了,因為「激凸」會被投以異樣眼光,她只好透過挑選衣服來解決這個問題。
謝秋芸提到,夏天需要穿較輕薄的衣物時,會刻意選擇花樣較多或是點點很多的,因為比較可能遮住胸部;工作時會穿深色的上衣,幾乎都看不出激凸的狀況。
相較被路人觀看的困擾,家人對她的抗議來得更直接。謝秋芸坦言,「我媽就會唸我說,妳可不可以穿得像樣一點,妳已經有一半露在外面了。」
為何男性可以女性不行? 穿胸罩不是為保護自己
激凸、衣服貼身展現胸型,不僅女性有,男性也會有,但多數只有女性會被視為異端,這份質疑不僅來自於社會,更多來自自我否定。在女性學習穿內衣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將「不穿內衣等同做錯事」劃上等號?
最近一年,網路掀起無罩散步運動,台日都有網紅拍下不穿胸罩逛街的影片。即便如此,「該怎麼讓小朋友願意穿內衣?」卻是近年台灣家長詢問度最高的前幾名。
諶淑婷是性平教育講師,她從家長蒐集到的觀念大多認為,穿內衣是保護已經發育的胸部,避免一直被大家注視。
諶淑婷以保護自己為概念出發,「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如果真的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他不是有穿著內衣嗎?為什麼我穿著內衣,還是無法保護自己?」希望藉此告訴小朋友:不管你穿著什麼衣服,都不應該遇到這種事情。
諶淑婷不斷引導小朋友思考,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一定正確,例如男生不用在意乳頭被看見,為什麼女生不可以?盯著你看的人應該要不好意思,還是被看的人要覺得不好意思?
「不管穿裙子、穿褲子、穿上衣,其實都是要讓自己的身體更舒服,而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諶淑婷說,並不是為了要解放身體就都不穿,而是我們有權選擇讓身體最舒服的方式。
無罩的另一個擔憂 乳房真會下垂嗎?
至於不穿內衣會造成胸部下垂、外擴,影響胸型、甚至乳房健康的傳言,醫師鄭伃書解釋,內衣就像是懸吊物,穿內衣時能固定住乳房,但無法在脫掉內衣後讓乳房繼續保持挺立。
影響乳房下垂的原因,主要還是地心引力與乳房組成,脂肪與胸腺的比例越多,越容易造成下垂。穿不穿內衣不會影響脱內衣後的胸型,也不會影響健康。
但鄭伃書建議,胸部較大的人穿內衣可以避免胸部肌肉拉傷,「既然這個韌帶能力有限嘛,我就只好用另外一個東西把他拖起來,我用內衣把他撐起來。」
社會建構理想女性樣貌 袒露胸部成羞恥
2019年韓國女性也曾推行無胸罩運動,在網路上分享自己不穿內衣的照片,並標上#NoBra的標籤。根據媒體採訪,部分韓國女性支持「無胸罩」運動,但她們不敢在公眾場合這樣做,只因害怕「凝視式強姦」,意即被過度注視到感覺被侵犯。
東海大學社會系鄭斐文指出,我們常常會怪罪受害者穿得太少,但這在女性主義的觀點中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反過來去問,是什麼樣的社會,為什麼女性一定要穿胸罩?對女性身體的審查,到底是什麼標準?」
女性不是一開始就穿上內衣的,根據辣台妹聊性別的研究,台灣在日治時期,女性化的身體被認為是羞恥的,因此要遮掩身體曲線以及胸部。
戰後初期強調內衣是潔淨禮貌的象徵;1960年代西式內衣的引入,讓女性開始追求曲線美;1970年代台灣華歌爾的出現,廣告呈現「打造美好身段」與「內衣是高貴的象徵」等價值,改變了一整代人對於胸部的看法。
「社會會不斷地建構一種理想的女性、理想的乳房,當然就是整形美容、大的、平衡的,乳房好像不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也不會老化。」鄭斐文強調,這是社會不斷建構或強化的結果。
每年10月13日是無胸罩日,鼓勵女性在這天脫下胸罩,也喚起大眾對乳腺癌的重視。鄭斐文認為,無胸罩不僅是在生理上解放女性的胸部,更是希望女性重新拿回身體的自主權,拒絕旁人對於胸部的凝視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