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0.5以上,其實就是一個還算舒適的風。」
他是成大建築系教授、同時也是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的主持人林子平,長期投入都市氣候的研究。
林子平帶著記者到台南長榮新城社區,解釋風速在不同環境之下的變化:「這個社區屬於一個比較封閉的社區,有一個大面積的建築連續牆面,因此這裡會迎來比較強的這個風。」
林子平解釋,風固然重要,但如何留住風、讓它貫穿整個市街,才是整座城市降溫的關鍵。
「城市會因為街道產生連續的空曠路徑,當路徑跟我背景顯示的風向一致時,它就能串成一條風廊。」但他舉例,有些空間設計不良,可能會導致建築物一棟連著一棟把風擋住,造成建築物背風處的風速減緩。
桃園恐是下一個大熱島 加劇北北基高溫現象
林子平主持的建築與氣候研究室,利用氣象局跟自己架設的測站資料,觀測六都的熱島效應變化,以最嚴重的台北為例,最高溫出現在萬華38.5度,低溫區則在仁愛圓環、大安森林周邊,兩邊溫度就差了1.5度。
林子平解釋,萬華、中正、大同是台北盆地最低漥處,因此更容易蓄熱,而當熱氣越來越多,氣流也會緩速地被帶到盆地邊緣,因此像是南港、內湖、信義一帶也有到37.5度。
「說真的,全球氣候變遷增溫1.52度,但是我從南港騎到萬華,已經差了3.5度c啊。」林子平表示,這件事情其實是現在,已經不用走到世紀末。
台中高溫地區是在城市最低窪處大里跟烏日;台南、高雄的熱區不是在市中心,反而是在城市邊緣,教授就解釋,因為市區靠海,可以讓海風調解溫度,因此高溫就容易蓄積在內陸;但,六都當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桃園。
林子平解釋,桃園主要熱點是在桃園市(鄰近桃園火車站),另一個熱點在中壢。而兩區在白天的熱點相連,晚上經散熱後分開。「萬一未來桃園跟中壢之間又增加了高密度開發,加上航空城,當市區離海有一點距離,桃園可能是台北之後的下一個大熱點。」
桃園這個大熱點一旦形成,恐怕又會跟台北、新北、基隆相連,因此導致這些地方更不容易散熱。
「我們原以為大漢溪會送涼風來幫城市降溫,結果現在大漢溪吹出來是熱風,因為桃園、中壢那邊吹出來就是熱風。」林子平提到若桃園變成下一個熱點,它也會加劇大漢溪下游的北北基地區的高溫現象。
近30年日間低溫升幅0.35度 日夜溫差縮小
熱島效應帶來的影響不只是白天高溫,夜間高溫也無法退散。最新國家氣候變遷報告書就指出,近30年全台日間高溫升幅約0.18度,但日間最低溫卻升幅到0.35度,反映出低溫正在消失,日夜溫差持續縮小。
「當夜間的高溫在逐步上升,隔天高溫就會比較明顯,因為夜間沒有幫城市做到降溫,因此夜間高溫對都市是非常不利,因為它會導致都市在隔天中午、下午墊高它的溫度。」
同一條風廊在不同寬度的街道 風速落差超過10倍
記者繼續跟著研究團隊走向建築後面的背風處,測量風速的差距,結果均速從每秒約2.1公尺,下降到每秒0.4~0.5公尺。
一般來說,風速每秒1公尺,體感溫度會下降1度。在相同濕度的情況下,兩邊的體感溫度就差了1.5度。
「縱使這個地方臨近風廊,也有比較好的南風,但因為建築物阻擋,導致這個氣流很難跨越這一群建築物來到背風側,這會造成下方處的民眾吹不到比較涼爽的風。」林子平解釋。
另外,研究團隊也帶記者前往不同條件下的風廊進行觀測,以同樣是南北向風廊為例,街道大小的不同,風速落差就可能超過10倍。
各縣市祭出管制 減少建築物阻擋風廊路徑
既然,我們知道風廊的重要性,但現在許多「河岸第一排」、「公園第一排」的建案,就擋住了城市重要的進風口,又該怎麼辦?
有些城市就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像是新北市,在2013年頒布了「新北市板橋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是台灣管制河岸建築風環境的第一個先例。要求河岸建築從矮胖變瘦高,最大面寬只能是基地面寬的百分之70,垂直河岸道路必須退縮4公尺等等。
台北市,以市民大道八段兩側為例,規定鄰近道路的建築物必須退縮 4 公尺,高樓棟距也不能小於 6 公尺。
台中市,以「基地通風率」做為建築基地通風設計的評估指標,讓被高樓占領的都市,留下給風走的廊道,市府並祭出基準容積5%獎勵,鼓勵業者為城市降溫,響應宜居建築。
浮洲合宜住宅引入風廊 社區比周邊溫度少2度
然而,在更早之前,在這個地方就成功做到留住風廊,即便在4000戶的社區,還能比周邊溫度低2度。
板橋浮洲合宜住宅的土地是早期榮民公司的配修廠,基地內保存3000多棵老樹,此案的都市規劃師徐佳鴻表示拿到這個案子時心想,「板橋這麼熱,我到底有沒有機會,在做這塊地的時候,可以對周邊的環境有貢獻?」
因此徐佳鴻跟團隊說服業主留下樹木,並且沿著樹的路徑,留下給風行經的道路。
「你看我疊的是風的環境、既有的樹,以及開放空間應該要怎麼擺,其實這些紋理都隱隱約約告訴我答案,我唯一最大的在這個裡面最大的創作,其實就是我要加水。」現在水池除了有滯洪與友善生態作用
,最重要的是加乘風廊帶來降溫的效果。
但做出風廊最重要的關鍵,是需要有當地的氣候資料,才能知道在最熱的時節,當地背景風的走向。
徐佳鴻說她運氣好,剛好隔壁就有一個氣象測站,「過去風廊在台灣沒有被科學化,只有就是說高樓如何避免風切,跟現在要解決的題目不太一樣,如果沒有測站資料,連風向都不知道。」
儘管有風廊,徐佳鴻還有另一個「廊」的遺憾。
礙於法規關係,原本用來遮陽的走廊頂棚,無法增加傾斜角度,製造出更多遮陽的效果,「如果斜一點點,它從上面算過來其實就不算透光,所以要垂直才有大於50%的才透光,就可以免計(建蔽率)。」
徐佳鴻認為,「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法令環境,應該要更適合現在熱得要命的環境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