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5年修訂的台灣地區建築技術規則耐震設計,全台分成4個區,建築物分別要能承受地動加速度0.20到0.32g,也就是能耐住氣象署分類的5強到6弱的地震。但老屋的興建年代並沒有如此嚴格的抗震規範,內政部數據顯示,屋齡30歲以上的老屋數量,2023年約484萬戶,當中近83萬戶都在新北,65.4萬戶在台北市。

結構技師馬道奇坦言,內政部委託國家地震中心發展災害評估系統,發現雙北若出現6級震度地震,可能會有數萬人傷亡。

你家到底耐不耐震?結構技師可以告訴你,但需要經過半年的初評與詳評。

結構技師楊耀昇表示,為了瞭解建物的結構,他們會出動鋼筋探測儀、混凝土探測儀等設備,確認該棟建物有多少鋼筋量,「所以如果今天計算結果發現,柱子和牆體的量太少,我們就需要幫建物做耐震補強。」

建築物通常要與兩種力量抗衡,一種是垂直的地心引力,建物需要有一定的承重力,另一種則是橫向的地震力,負責抗倒塌,剪力牆和樑柱擔起了雙重責任。

但許多老屋卻面臨了耐震不足的風險,像是屋齡超過30歲,還是海砂屋的民族魚市場,在經過耐震評估後,就發現位在樓梯外牆、兩根大樑中間,且厚度超過24公分的剪力牆,隨著年歲和水氣鏽蝕後,耐震度逐年降低。

馬道奇解釋,「補強工法就是把原本的磚牆打掉,換成雙層雙向的鋼筋混凝土牆,而且厚度也變厚了。」

除了重做一堵更堅固的牆,柱子也得耐得住地震的搖晃,民族魚市場的柱子就進行擴柱工程,整整擴大了20公分,「因為柱子除了抗倒塌,還有承重力,所以把1、2、3樓的柱子擴大後,就要延伸到B1、B2。」馬道奇解釋,柱子是建築物的根基,如果擴柱工程沒有延伸到地下室,就代表根基不穩,頭重腳輕,就無法發揮抗震作用。

但走進地下室,也發現柱子擴大之後,導致旁邊的停車空間變小,但這是耐震補強下,必須承擔的損失。

同時,民族魚市場也加上了具有橫向抗震的制震壁,「制震壁一定要布置在梁下面,才能把地震力吸到自己身上,分擔梁柱抗倒塌的責任,所以梁柱就不會有裂縫。」馬道奇說。

但要如何判斷自自家是否需要這些補強工程?可以先觀察家裡有無裂縫。

記者與結構技師楊耀昇一起來到位在新北的民宅勘查,這是二連棟、五層樓,已超過30年的老屋,雖然外觀上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走進二樓屋內,楊耀昇發現橫梁下方的垂直裂縫,他初步判斷是鋼筋混凝土的柱子與磚牆,因為不同材質受到垂直於牆壁的地震力,所裂出的交接縫,而非結構上的損壞。

「如果是斜45度角,或是X型、V型裂縫的話,這代表是受到平行於牆面的地震力,你到背側去看的時候,也會是一樣的裂縫,因為這種都是貫穿傷。」楊耀昇表示。

楊耀昇走進房間,發現角落旁邊有一道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裂縫,他透過敲擊的方式,判斷應該是牆與柱子的交接處,但他坦言這是一道很難準確判斷危險性的裂縫,「因為這道裂縫雖然一開始是垂直的,但之後開始斜進來,所以可能這邊有一些結構上的損壞。」

楊耀昇邊看邊拿出隨身攜帶的量尺,指出這道裂縫寬度已經2mm,而且把尺放進裂縫中後判斷,應該是貫穿傷,「這種就要修了,就是把建築物四個角落的磚牆打掉,換成RC牆。」他直言,如果不修,水氣會從裂縫滲透進去鏽蝕鋼筋,導致混凝土剝落,一旦鋼筋外露,將大幅度降低耐震能力。

觀察結構問題,除了要注意裂縫,民眾自行打掉室內牆,也是常見的抗震危害。

楊耀昇走到三樓客廳,對照二樓格局,發現三樓中間明顯少了一面牆。「這面牆在二樓可以知道是上下都有樑的頂天立地牆,所以它在這個樓層抵抗地震,其實是有一定幫助的,打掉後,多多少少都有折損耐震力。」

楊耀昇解釋,因為這一面牆12公分,而且只打掉一面,所以對整棟的耐震結構影響不大,但如果打掉很多面,就有危險;不過若是24公分的牆體,通常是剪力牆,就算只打掉一面,也不建議這麼做。

尤其一樓最要小心,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鍾立來表示,「不管是垂直的地心引力、還是水平的地震力,對建物來說,都是由上而下累加到一樓,所以過去很多災害都是一樓的崩塌,而這種崩塌相當致命。」

建築物耐震補強雖然重要,但所費不貲。以新北民宅二連棟建物,補強3層樓的總樓地板面積約600平方公尺來算,從初評、詳評、補強設計費、補強工程費,至少340.8萬。

扣掉政府在每個階段提供的補助後,還須負擔約187萬。雖然只補3層樓,但加強了整棟建物的安全,所以由5樓共10戶居民分擔,一戶得拿出18.7萬左右。即便如此,許多技師仍被拒於門外。

馬道奇坦言,「公有建築物幾乎都按部就班的補強過了,從我的職業生涯來看,詳評超過300棟,耐震補強超過20棟,但這20棟幾乎沒有一棟是私人建物。」

因為有人是願意補但不想出錢,有人則擔心補了會影響觀感。

「有時候樓上會覺得說,你補強樓下,為什麼樓上要出錢。」楊耀昇自己就曾經遇過各種住戶的金錢糾紛,「也有我們去跟住戶講結構問題,他們卻反而叫我們不能把消息講出去,免得影響房價,然後大家就當作沒這回事,因為他認為建築物補強就代表是不安全的。」

對於這種鴕鳥心態,楊耀昇頗感無奈,他解釋補強是讓建物更安全,反而能提升房屋價值,向他最近在宜蘭補強的建物,就因此而房價上漲。

畢竟隨著每次地震帶來的損害,房子耐震能力也會隨之下降,這一次扛住,不代表下一次也能扛住,「在日本,補強過的建物會有一些稅制上的減免和鼓勵的措施,所以我們在日劇場景裡面,很常看到室內就有補強的構件。」

在台灣,建物結構專家也努力不懈地到處辦講習會,宣導補強的重要性與正確觀念,「雖然這樣還是很難讓每一戶都同意,但只要氛圍能夠展開,譬如他的鄰居做了,或者是台北市、花蓮都做了,那其他還沒做的縣市就會慢慢地想要加入。」

為了提高民眾意願,政府推動階段性補強,也就是先補強容易有軟腳蝦問題的一、二樓,等以後有錢了再補強三、四樓。政策立意良善,但這種補一半的工程,卻讓結構技師簽具結構安全證明時心驚驚。

馬道奇表示,「先補了一、二樓,但如果以後三、四樓有問題,那補強的技師難道不會被追訴法律責任嗎?」

鍾立來則說,「假設建物階段性補到80%,民眾就要了解到自己的房子只能承受建築法規地震力的80%,也就是說,如果之後的地震力是100%,房子的損傷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民眾和政府應該要理解技師的責任是在哪裡。」

除了靠階段性補強來減輕費用負擔外,都更推動師林怡利就建議,都更後的房屋因為價值上升,地價稅和房屋稅也會隨之增加,可以用部分稅收來補助該區域尚未談成都更的危老建物進行耐震補強。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也認為這是不錯的補強政策,但他也坦言並不容易,「因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稅收來源是房屋稅和地價稅,他們會不會有意願把部分稅收提撥到補強的補助費用,這在地方政府方面可能又有一番折衝。」

所以相對來說,「容積獎勵」是政府最容易拿到的工具,也因此推動都更會比補強更容易。

「都更會帶來很多利益,就是容積用不完,或是建商買便宜的容積灌到蛋黃區的建築物,這賣價在未來就可以喊得非常高。」馬道奇解釋,建商在都更中所獲取的巨大利益,讓他們可以幫忙負擔住戶的搬遷安置費,還有蓋房子的費用,對住戶來說,等於是不用負擔任何費用就可以住進新房子。

對於能否加大推動耐震補強的力道,營建署沒有回覆。危老建物修繕之路困難重重,但誰都無法預測下一次來襲的地震有多大。

楊耀昇表示,耐震補強的重點在於「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只要建築物不倒塌,人可以跑,這個建築物最重要的使命就已經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