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能不能進校?學生:遲早會投票

「我覺得政治不應該進入校園,讓大家有一個遠離政治的思考空間。」台大謝同學反對政治入校,而王同學更遇過政治人物進校造勢、干擾上課,「會覺得莫名其妙,幹嘛要進入學校,但要來的話,政治人物不要帶人來造勢,因為我不想被影響到。」

大多數學生反對政黨單方面的進校宣傳或造勢,但並不排斥讓非強制參加的政治研討會入校。

政大學生羅同學表示,「如果學生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參加,或者是去接觸的話,我覺得政治研討會入校還可以。」

台大學生李同學也認為大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政治研討會可以進入校園,但不贊同政治相關活動進入國、高中。

世新大學劉同學也持相同態度,「因為國、高中還是一個以聽學校為主的教育體系,並沒有像大學一樣那麼自由開放,可以讓學生與教授進行討論、思辨。」

政治是人類社會進行決策的過程,學生若提早了解政治與社會議題,接收多元聲音,才能避免成為茫然無知的首投族。

羅同學表示,「如果在學校裡面完全不接觸的話,你終有一天還是要參與這一切,進入社會,擁有投票權,所以全然的避免其實沒有那麼的必要。」

中興大學國政所教授袁鶴齡認為,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每個政策的論述,都是需要透過不斷的溝通與討論才能形塑出社會共識,「這能讓學生更全方位的去了解多方論述,而不是透過特定管道、只聽特定媒體,讓他們只知道部分事實。」

「教育就是讓學生們知道,這些政治的價值觀、言論與立場,都不是標準答案、不是圭臬、不是唯一,而是你要去從各方言論中去判斷與討論。」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政治是人們集體生活運作當中所產生的機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政治,不需要把政治過度屏蔽於校園之外。

政治入校有助討論?專家:就怕掛羊頭賣狗肉

與其讓學生維持在政治白紙,不如建立多元管道,讓學生聽取各種想法進行思辨。但重點是,政治研討會的活動資訊有沒有透明化,以及進校園後「講了什麼」,是關鍵。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活動海報上就必須標明是哪個政黨舉辦或贊助,如果是掛羊頭賣狗肉,就會被大家批評。」

參加過政治相關講座的世新大學劉同學表示,「我沒有聽完全部,因為這些講座雖然都說沒有要宣傳競選內容,但最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相關政見,但我就只想聽講座原本說要探討的議題,不想聽那些口號式的發表。」

中興大學國政所教授袁鶴齡坦言,之所以政黨或政治這麼想進入校園,從2024選舉就可以看出來,大家都想搶攻年輕選票。

黨政軍退出校園,然後呢?

然而台灣之所以每逢選舉,就對政治與校園的距離如此敏感,專家認為與政治歷史脈絡有關。

袁鶴齡提起自己在國民黨政軍進駐校園的就學時期,「對當時的年輕人來說,從事政治活動唯一的管道就是『加入國民黨』。」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也曾經歷過那樣的年代,「我讀高中的時候,教官室直接在課堂上要我們加入國民黨,還說加入之後就可以有某些優惠。不過這樣的狀況,已經都從校園中消失了。」

台灣經歷長達38年壓制言論自由的戒嚴,透過校園與社會監控,讓人民對於威權與政治長期噤聲,如今隨著民主化的發展,校園已看不見政黨組織的身影,但不代表政治力遠離學校。

馮喬蘭指出,校方把學生當政治工具的狀況屢見不鮮,「當時朱立倫要選舉,新北的學校要求學生和管樂社到校門口集合,向朱立倫揮手。」

台大學生謝同學表示,「小時候有被學校要求去歡迎馬英九,當時就是在旁邊打鼓,迎接他從我們學校的椰林大道走進來。」

世新大學劉同學則表示,她就讀高中時,隔壁班同學曾被學校要求列隊歡迎郭台銘進校演講,

「當時是2020年大選期間,雖然他們宣稱這不是為郭台銘造勢的講座,但我們去聽講座時,有被告誡不能問關於『媽祖託夢要他選總統』的問題,這讓我在觀感上不是很好。」

學校為搶資源的政治考量 教授憂影響學術自由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感嘆,學校不惜違背教育行政中立,把學生當政治工具,是為了要爭取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資源,不得不作政治考量。「以前議員會有來自於政府的統籌分配款,議員有權決定要補助哪間學校的操場或廁所,導致校長為了爭取資源而要與政治人物建立關係。」

馮喬蘭直言,「雖然這部分已經拿掉了,但事實上,這仍深深影響著部份的地方政治。」

除了地方政治對學校的影響,袁鶴齡表示,中央的資源分配也會有相同狀況產生,「尤其公立學校大部分資源來自於教育部,但教育部餅是固定的,所以給甲校多,乙校就少,這就是每個學校都要積極爭取的事情。」他感嘆,學術在過去是對抗政府的力量,但現在卻成為附庸的關係。

當學校缺乏獨立性,行事以爭取資源為優先,就偏離了教育的本質,袁鶴齡指出,即便政黨沒有進入校園,光是這樣的政治力,就足以讓師生噤聲。「當你某一個政黨的勢力強壓到另外一個政黨,這會讓傾向弱勢政黨的老師或學生不敢發聲,甚至是老師要申請研究計畫的時候,如果立場跟學校唱反調,會有一些效果存在。」

不過校方的政治考量除了爭取學校資源外,有時也涉及個人的權力分配。袁鶴齡直言,「當學校碰上校長選舉,就一定會有各種恩怨和衝突,這可能導致各方人馬在某種程度上會尋求到政黨的奧援。」他認為,一間學校要防止政治考量凌駕教育專業,需要校長不畏衝突,堅守學術自由。

別讓學校被錢牽著鼻子走!專家:校長堅持與政府立法 

「這完全是領導人要決定的,若是領導人抗壓性很強,你可以力抗衝突;但有些人就會覺得需要政府補助的話,那整個學校的風格或治校方式就會不太相同。」袁鶴齡說。

但一個人堅持通常很難對抗整個政治體系,馮喬蘭以能力分班為例,點出校長的為難。「能力分班這件事,大家都聚焦在升學班學生很辛苦,放牛班學生沒資源。」但她提醒,一旦有能力分班,就代表每個議員手上會有好班名額,「議員可以決定分配給誰,就算校長堅持常態編班,但他就會碰到這種壓力,可一旦明確立法,就能成為校長的保障。」

政府的立法、校方的堅持必須相輔相成,學校才能保持教育中立,不被金錢牽著鼻子走,同時提供多方立場資訊,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政治光譜及事件脈絡,協助獨立思考,理解彼此異同,體現教育的本義。

「整個教育當中必須讓學生意識到,每個議題都會有不同立場的言論,但你才是去進行判斷我決定的『主體』,你必須維持住你的主體性,這是最重要的部分。」馮喬蘭認為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自由度中得以施展自己的意志。

袁鶴齡表示,「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所有人都必須要具有民主素養,學會相互尊重,才能相互對話,不要只是零和思維,不是你贏就是我贏,因為很多事情的想法,沒有覺得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