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訊」、「噪音」影響人們判斷真實

這是上一次總統大選的報票現場,這段影片在當時廣爲流傳,許多人以為是在作票。

但其實我們再稍微把影片往後拉,就會出現一位聲音說,「4號一票」。

為什麼讓民眾產生這樣個誤解?我們試著還原這個影片在拍攝時的情況,圖層最遠的地方是總統候選人計票,離攝影機比較近的是另外一個計票現場。因為第二位聲音更靠近攝影機,但卻沒有拍到他們開票的畫面,因此干擾了我們的判斷。

我們所身處的資訊環境中就存在很多雜訊或是噪音,很多都比這部影片更難判斷。

日前在網路上流出的一段影片,畫面中有一名神似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的男子,與一名女子一起走入飯店房間。

但是,由於影片畫質太過模糊,連刑事局都無法用深偽軟體判斷是否有造假嫌疑。

真實訊息受到干擾,這類的情況通常用「訊號偵測理論」來解釋,它最早用來解析雷達偵測訊號,後來就被心理學家應用在人類辨識訊號的過程。

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就指出,影響人類判斷真實有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真實偏誤、記憶與知識、情緒以及既存立場。

什麼是「真實偏誤」?

真實偏誤就是說,人類本能是傾向相信他人,所以如果不是太誇張,通常看什麼、聽什麼,直覺反應都會認為是真的。像是日前流傳的總統候選人柯文哲的錄音檔事件,雖然已經被調查局透過深偽檢測工具鑑識,認為錄音檔偽造機率很高,但在還沒有被鑑識之前,一般人如果不仔細聽,就會認為這是真的從柯文哲口中說出來的話。

這也是為什麼在deepfake或ai生成語音技術還不純熟之前,假新聞通常會以「假冒公文」或是「假冒新聞」樣式呈現出現,這些讓人原本就認為是有「公信力」的訊息。

「記憶與知識」如何影響人類判斷?

民眾在判斷真假時,通常會回去搜尋過去對於這個人或是事件的記憶,或是從現有知識去判斷。

以記憶來說,上一篇文章提到陽明交大黃紹華教授的例子,他被冒用名義發了一篇文章,因為文章風格、內容跟教授本人平時的言行想法差太多,謠言在第一時間就被教授親友起疑。

「他(親友)說這個風格不像你,你不像是會寫這種文章來批評政府。 」黃紹華說。

不過,我們也有一個反面的案例。

今年二月,前立委蔡正元在自己的臉書上發了一張X(原名:Twitter)的截圖,引述美國華府廣播節目名主持人嘉蘭尼克森的推文,宣稱拜登有「毀滅台灣計畫」。

第一時間,不少媒體就直接引用蔡正元的貼文,變成一篇又一篇的報導,引起騷動之後,外交部跟AIT也接連發聲明澄清。

事後,本人尼克森也出來證實這是在諷刺。

「很多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以發諷刺推文聞名,諷刺性的推文在我的推特上到處都是,我會先說是快訊,然後推文會講述任何事情,所以我發了這個推文。」尼克森在自己Podcast影片中解釋。

嘉蘭·尼克森2月25日在推特發布影片,談論引起瘋傳的「毀滅台灣計畫」推文。(尼克森推特頁面截圖)
嘉蘭·尼克森2月25日在推特發布影片,談論引起瘋傳的「毀滅台灣計畫」推文。(尼克森推特頁面截圖)

我們也許可以理解成,蔡正元對發文者過往風格不熟悉,才誤把諷刺貼文當成真的。

人除了透過過往記憶去判讀訊息之外,也會透過知識去辨識真假。

但問題是,現在許多假訊息都涉及到專業,一般民眾很難利用現有的「知識」去判讀真假,就像是疫情期間出現的很多假新聞或是謠言,更不用說一些資訊來源其實很難取得,更是增加判斷上的困難。

「因為這樣的資訊都掌握在政府手上,所以我們不會說政府給我們什麼訊息,我們就相信什麼,所以也真的會比較難查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補充。

假新聞「情緒化」用字 更容易讓人轉發 

日前,在某電視台的政論節目中一位來賓提到「上海一天染疫40萬人」,這則新聞在事實查核中心追查發現,這是將不同的舊謠言拼湊而成的新聞標題,在黴漿菌肺炎在中國流行期間,這則新聞標題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恐慌。

「這種會引發你情緒的訊息都叫做可疑訊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說。

在《資訊疫情(Infodemic):假訊息如何加速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刊就指出,假訊息通常內容簡短、用字遣詞更情緒化,能夠引起人類的風險知覺,以至於讓假訊息更容易被擴散。

太不公平的是,《科學》雜誌曾刊登一項研究提到,最熱門的假訊息最多可以到十萬人分享,但相反的,即使是受歡迎的真實訊息最多不超過1000人分享。

人們越容易相信與「立場」相近的假新聞

除了上面的三個因素之外,還有一點才是影響你判斷真假的關鍵,就是你原本的政治立場。

陶振超教授就正在進行這樣的研究,他分析藍綠兩黨政治傾向的試驗者,他們的既存立場會不會影響對於真假新聞的判斷。

結果研究發現,如果給實驗參與者看不含數據只強調文句意義的新聞標題,實驗參與者更容易把這樣的新聞判斷為真的。

另一個是,實驗參與者更容易將自己沒有看過,但是與自己立場一致的新聞判斷為有看過,並且更容易把假新聞信以為真。

「人在辨別假新聞上面,你對於跟你立場不同的人的假新聞,你很容易看出來,可是跟你自己立場相同的這個假訊息,你卻很難辨識,因為你的(判斷)標準很低。」陶振超補充。

同樣的,在《資訊疫情(Infodemic):假訊息如何加速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刊也提到,就算是高教育程度的民眾也難避免不慎傳播符合自己立場的假新聞。

「有時候會大家一起被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溫層是假新聞的溫床。」陶振超補充。

假新聞造成社會、政治環境更極化、對立

假訊息對我們的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V-Dem資料庫指出,從2012年開始,台灣境外假訊息開始呈現分數越低越嚴重趨勢,國內政黨散佈假訊息也在2020年左右有了波動,在2008年之後,政治與社會的極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它讓鐵桿藍鐵桿綠更極,原來的淺藍淺綠開始往鐵桿藍鐵桿綠去,這就是一個造謠者認知戰成功了。」陶振超說。

《科學》的研究中提到,所有的假訊息中,以政治類的假訊息傳播範圍越廣、速度越快,幾乎是一般假訊息的3倍。

民眾可以怎麼做?陳慧敏給民眾建議,「當你發現可疑的訊息時不要轉發,因為媒體的查證要時間,整個社會在查證的過程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