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一年可以堆起1000座101的網購垃圾包裝量,但隨著「永續」成為全球共識,現在許多企業選擇跟循環包裝廠商合作,盼能減低垃圾量。
記者實測一次循環包裝廠商「配客嘉」的歸還流程,首先要掃包裝上的QRcode,加入配客嘉的Line,開啟歸還站地圖。業者表示,除了偏鄉地區或公司行號以外的全家超商,都有設立歸還點。
不過消費者並非把包裝直接交給店員就好,得去Famiport 操作,但光是要從機台目錄中找到歸還循環箱選項就花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有各種QRcode和選單要操作,才能把包裝還給店員,新手上路要花個10到15分鐘才能完成。
配客嘉執行長葉德偉解釋,要掃QRcode是因為要提出循環包裝的減碳路徑,以及追蹤包裝的去處「我們會在步驟上去做優化,或是說甚至可以不用掃QR Code流程。」
配客嘉創立四年,除了持續改善歸還流程,在超商和部分社區等,一共設置了4082處歸還點,增加民眾歸還的便利性。
葉德偉坦言,「大部分會還的消費者主要是超商取貨的消費者,比較沒有歸還的人員可能是以宅配為主。」
他們發現品牌屬性也會影響回收率,若是標榜永續品牌的消費者回收率能高達8成,但若是綜合型電商就降到7成左右。不過配客嘉循環箱的成本大約每個200元,沒回來的箱子就只能由配客家認賠吸收。
PChome在2021年和配客嘉合作,只要是低溫配送的產品都使用循環保冷袋寄送,也祭出P幣等歸還優惠,盼提高民眾歸還意願,但PChome倉儲物流部資深總監黃玉淳坦言,當時的回收率大約只有10%。
葉德偉補充說,「2021年的歸還點只有400多個,所以歸還率比較低可能是因為當時點位不夠多。」
即便現在的歸還點已經比2年前多了10倍,但PChome仍憂心,畢竟除了循環箱本身的成本,還包括歸還後的清洗包裝、運回倉儲等,雖然這部分都由循環包裝廠商執行,但這些服務也有算在租賃費用中。
黃玉淳表示,「循環箱至少要回收30次以上,才能夠抵掉1個紙箱的使用費用,這對我們一年幾千萬箱出貨量的電商來說,成本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由於循環包裝在台灣不好推行,環保署2019年公布「網購包裝減量指引」時,雖然要求試行業者達到「2022年底達10%循環包裝使用率」目標,但正式法制卻降至2024年達到2%使用率。
今年8月再推出「網購包裝減量指引2.0」,希望2026年達到網購包裝重量減少9萬公噸。其中設有包裝重量比例限制,針對不同重量的商品,分別不得超過40%(0.25~1公斤)、30%(1~3公斤)、15%(逾3公斤)。舉例來說,若一件商品重量300公克,那包材重量要小於200公克,才符合比例不超過40%的規定。
黃玉淳表示,「體積大,但重量輕的商品就會遇到一些困難,像是拖把、掃把等,這些物品得用大箱子裝,但大箱子又會造成包材的重量增加,難以符合規範。」PChome發現約平台中大約有10%的產品無法符合指引,但跟政府單位溝通後,部分商品可以排除在規範外。
指引中也規定商品大小要超過包裝箱的50%,避免大箱裝小物的情況,黃玉淳表示不用擔心易碎品會被摔碎,因為根據不同商品的特性,他們會以不同的緩衝材來包裝,再搭配合適大小的紙箱,就不用擔心碰撞摔碎的問題。
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若不小心出現損傷,是送貨人員負責,還是電商平台吸收成本,PChome對此沒有直接回覆,只強調他們有為物流人員安裝「智慧包裝系統」能協助判別商品適合裝什麼樣的紙箱,「系統秤重完之後,會顯示包完之後的重量是否符合2.0的規範,如果沒有的話,系統會從包裝線上面直接打下來重新包裝。」
但若在促銷活動期間,出貨量大的時候,也相對加重了物流人員的工作量,不過因為產品原箱出貨和循環箱不在指引規範內,所以PChome也持續與供應商協調原箱出貨,減少二度包裝。
環團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對於該指引能否達到預期,持保留態度,但他認為力推循環箱才能真正達到包裝減量。「環境部就是很怕會有一些政治的反作用力出現,擔心部分業者去找立委或高層,然後打壓他們,所以就只能緩步。」
目前台灣網購包裝垃圾量最大宗的是紙箱,大多都已使用再生紙製作,可不斷回收再製,這樣就夠『環保』了嗎?
經營環保再生材料開發的貿塑企業總經理林澤嵐表示,「紙箱進入回收體系之後,它再製成紙箱的過程也耗費碳排放。」
環團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也坦言,雖然回收耗能耗水會比原生料還低,但仍會有其他的汙染排放,且更難去評估對於環境的傷害,「所以有部分環保人士就說過,乾脆別再回收廢紙了,因為看到資場的汙水處理和排放非常毒。」
比起回收,不丟顯然更重要,因此即便循環包裝在台灣使用率不高,仍有許多業者投入資源,林澤嵐就是其中之一,創立了循環永續品牌「芒菓丹」。
芒菓丹的循環箱外觀看起來像個機關盒,因為這是個伸縮箱,「這可以有216種的尺寸變化,至少可以取代八成到九成尺寸的紙箱,電商就可以不用去管理那麼多的箱子。」林澤嵐說。
該循環箱的材料是使用來自台積電與日月光等科技大廠的晶圓盒再生料來製作,能夠使用數百次。使用越多次就越能減少原生資源的消耗,也能降低不斷流入自然界的垃圾量。
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目前循環箱在台灣不好推,業者表示,他們有備而來。
林澤嵐表示,他們吸取前車之鑑,除了會先篩選合作的客戶外,也會和客戶協調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使用循環箱出貨,「一旦勾選用循環箱出貨的消費者,必須要能夠同意取貨不取箱,他就得養成自備環保袋的習慣,在超商取貨時直接拆封歸還箱子。」
超商尚且有這樣的強制力,宅配就沒有了,因此芒菓丹的循環箱目前不開放包裝宅配商品,畢竟這一個循環箱的成本近千元。
林澤嵐表示,「即便給消費者再多的優惠折扣,他們要再拿出來去找點歸還,那個動力真的很難,除非是本身就很環保的消費者才有可能。」
部分專家建議採用押金制,加速循環包裝普及率,但要求消費者付押金,換電商業者壓力山大。
「如果消費者願意付押金,你金流要怎麼弄,那怎麼還給消費者。」林澤嵐表示,電商的系統都很龐大,並非一兩個人就能解決,而是要一群人來研發金流系統;配客嘉則表示,關於押金部分還在商討中。
不過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相當質疑「押金會降低消費者使用意願」的觀念,他認為許多業者把消費的胃口慣壞,只顧方便,不顧環保。
他舉例國外民間自主發展出循環杯模式,且有許多業者響應,「為什麼業者會響應?因為民眾環保意識高,讓企業覺得若使用循環杯,會提升企業形象。而不是像我們要求超商在今年度要有一定比例的門市,來提供循環杯。」
主動與被動的差別,看得出各國對環保意識的差距,但循環箱在台灣做不起來,千錯萬錯難道是台灣人不夠「文明」嗎?
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表示,「以環境部目前的魄力來看,大概就沒有辦法把循環箱變成強制化的規定。」
PChome倉儲物流部資深總監黃玉淳則希望能建立更完善的循環系統,「不管是政府、消費者,或是所有的電商平台都可以一起合作,建立起完整的生態系統,讓大家可以共享循環包裝回收的模式與效能。」
配客嘉執行長葉德偉也說,「政府、電商和我們這些提供服務的廠商,需要去做更多市場教育的部分,而且如果我們設置的歸還點位和方便性可以提升的話,或許就有機會養成一個習慣。」
如何讓循環包裝機制能夠更直觀、方便,提升使用率、降低垃圾量,是台灣邁向低碳家園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