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加設施不齊 住戶只能在陽台洗菜
「一開始覺得滿不方便的,因為我們這裡沒有廚房,洗手槽跟切菜的地方都在外面,可是久了,就習慣了。」住在大安區的珊迪(化名)一邊在陽台洗菜,一邊跟我們分享四年多來的頂加生活。
「頂樓加蓋」是指屋頂平台突出物的增建,在1/8的法定增建內皆屬合法建物,問題是,大部分頂樓加蓋的範圍都超過上述的法定面積;但因為租金便宜、空間相對其他物件大,儘管設備不齊全,仍吸引一些北漂族或是弱勢族群居住。
頂加的前世今生 違建文化怎麼形成的?
1949年,國民政府撤守台灣,島內突然激增約120萬的軍民人口——以台北市為例,原本戰後人口約27萬,國民政府遷至台灣後,台北市人口突破50萬,緊接著因為經濟發展與都市擴張湧入大批城鄉移民,1963年台北市人口突破100萬,短短13年內成為百萬首都。
人口快速成長,住在哪裡就成了問題,1964年的調查報告就提到,台北市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住在違建裡。
頂加幾乎都蓋在老公寓的4 或5樓?
都市居住空間不足,是促使頂加生成的原因。不過頂加蓋在老公寓的4樓或5樓,則與政府的住宅政策相關。
1968年,政府為了住宅短缺問題,由前行政院「經合會」與聯合國都市計畫小組孟松夫人(A. Monson)精算各類市民月收入、可負擔還款數額以及可能用於住宅費用與造價,並根據這些條件搭配「住宅區不得超過15公尺的限制」,計算出最適合當時發展的住宅——無電梯一樓兩戶的三或四樓「步登公寓」。
「步登公寓」形式的建築得到國家支持跟推廣,隨後民間企業也開始投入,漸漸也投入興建五層樓式公寓。
到1980年代,五樓以下的公寓建築取代了平房或三層樓房,成為當時台北的主流住宅,形塑日後台北市都會區的建築樣貌。
老公寓頂樓貴三至五成 為何違建還能賣最貴?
OURs都市改革組織執行長彭揚凱說,頂加違建在房屋交易市場的矛盾,「它連價格都被市場認定了,雖然知道是非法的,可是買家覺得買下來也不會有事情,政府也不會拆,又可以增加使用面積,甚至還可以做出租使用等等。」。
一直到了1995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通過後,頂加數量逐漸減少。彭揚凱進一步解釋,「這是台灣第一部處理共同居住的權利跟義務的法律,其中也包含對產權的重新界定,例如佔用屋頂,事實上也是樓下的人擁有相對持分的比例,也因此台灣在1990年之後,相對而言,頂加違建的比例就會比較低。」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通過,也促使民眾產權意識抬頭。1994年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時期,頂加身份違建被分類為兩類:1995年1月1日後的新設違建,與在這之前的舊違建。新違建只要有人檢舉,理論上就會「即報即拆」,前者舊違建除非有安全上的疑慮,否則通通被政府列為「暫緩拆除」。
綜合上述兩個因素,都市頂加不再被大規模的濫蓋。
除了價格便宜 頂加的迷人魅力在哪?
蔡昕翰是一位自由攝影師,屏東出生、住透天厝長大,他是一直到大學,來台北唸書有租屋需求,才知道有「頂加」的存在。
因爲對居住在頂加的人們產生好奇,而拍攝一系列頂加人們的攝影專題。
「你就可以在上面曬棉被,也可以在這邊種很多植物。因為你不可能在老公寓的其他樓層去做這件事情。以前在老家居住經驗,竟然是在台北的頂樓加蓋讓我去還原,我覺得這個連結蠻神奇的。」蔡昕翰說。
蔡昕翰鏡頭底下的頂加伴侶林育瑄和楊尚展,她們為了追求更多生活空間,而選擇住在頂加。「以某些人的角度,可能覺得我們是比較不重視居住品質的那一群人。我覺得,或者可以說,我們可能比較重視CP值吧!」
育瑄的伴侶尚展接著補充,「我覺得是一個取捨,沒有像普羅大眾重視漂亮的生活品味, 但舒服絕對是優先考量。」
北漂族的避風港 頂加未來何去何從?
過去,因為都市空間不足,而產生頂加違建文化,即使後續公權力的介入、民眾產權意識抬頭,頂加違建問題過了一甲子,仍舊存在,這也讓許多政策包含近期的「租屋補助」或是「都更容積補償」都必須向它妥協。
「我的看法是,政府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籌碼可以處理這件事情,所以我還是認為說所謂大規模的去拆頂加這個事在台灣是不可行的,它會造成非常多的麻煩 。」Ours都市改革組織執行長彭揚凱說。
在都市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還無法完全解決之前,頂加違建還是不會消失,或者說,必須繼續扮演北漂族棲身都市的避風之地角色。
當居住在這個空間的人們,隨著時間不斷地,一個換過一個,而他們通常都是,租房子的過客。
「它(頂加)一定很少,但過去的經驗就是,每一次剛好我要換房子的時候都可以找到一些還不錯的物件,所以等到時候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物件出現,就是一股莫名的自信。」
育瑄樂觀的看待,卻也反映了頂加為何永遠無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