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白飯之亂」反映出,評論不再只是消費者體驗後的心得回饋,反而可能變成一種影響店家營運的工具。洗評論的「bug」行為,也讓越來越多人對Google上商家評論的真實性抱持懷疑態度。

Google 靠AI過濾1億多則惡意、虛假留言

對於濫用評論的使用者行為,Google也提出改善方法,官方表示,2019年透過訓練AI過濾掉一億多則的可疑評論。同時,商家也可以自己向管理員檢舉,若發現評論內容含「虛構或惡意灌爆的造假留言」,就有辦法移除。

知名網購網站3C產品評比 超過6成是假的

網路上的虛假評論到底多氾濫?2019年就有一份雜誌曾經公布了一項數據,那就是39%的網評都是假的;也有另一項研究是利用AI技術,根據評論的用詞、風格、發文頻率等因素來判斷真偽,結果發現知名網購網站的 3C 產品評比61%是假的、美膚產品63%是假的。

資料來源:MarTech ''Study finds 61 percent of electronics reviews on Amazon are fake''
資料來源:MarTech ''Study finds 61 percent of electronics reviews on Amazon are fake''

如何察覺假評論? 寫手:當評價兩極時需注意

多數民眾分辨「虛假留言」是靠著「字數多寡」以及「敷衍程度」。不過,當口碑行銷越做越精緻,真的很難再以這些標準去分辨真假。是不是有什麼技巧能辨別虛假評論?

「我們會放大優點,盡量不要讓話說的太多,挑起好奇心,引起興趣,然後下方鋪陳的留言也要有一搭一唱的感覺,但又不能看起來太親近,這也是口碑行銷的用意。」

任職於口碑行銷公司的寫手Cara點出,如果網友針對同一件產品有兩極評價,其中一個評價就很有可能是口碑行銷公司操作。

口碑行銷寫手Cara分析,評論上留言兩極,可能就是有行銷公司參與操作。 (攝影/李金龍)
口碑行銷寫手Cara分析,評論上留言兩極,可能就是有行銷公司參與操作。 (攝影/李金龍)

評論至上難辨真假 在地嚮導:靠媒體識讀判斷

有人濫用評論,當然也有人善用評論。曾先生在Google地圖上撰寫評論分享照片,已累積642則評論,是Google認證的「在地嚮導」。

「當你發現,不慣是影片照片或文字,有人跟隨你的足跡或是對你的文字按讚,店家會留言,我會發現到我的觀察被人注意了,這驅使我一直往下做。」
曾先生除了熱衷撰寫評論,也會替網友解答疑惑,面對「假評論文化」來勢洶洶,曾先生認為,能對抗的方式靠的是民眾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行銷公司的寫手Cara也給出其他建議,「你再去其他平台看,例如FB、IG,一定會有人去打卡,你可以看一下大家都推薦或不推薦什麼東西,你去看哪些人的發文,你就會知道他們如何去形容。」

圖右為Google認證的「在地嚮導」曾憲虹。(攝影/許家嘉)
圖右為Google認證的「在地嚮導」曾憲虹。(攝影/許家嘉)

如何評論才公正? 店家建議:取消「星星數」

不論是洗負評或是惡意的虛假評論,最直接衝擊的就是商家。

「星星做為一個大數據,會比較好判斷這家店好不好,但相對地,也給得太容易了。」

甜點店店長陳小姐提出反思,有可能商家販售的食物好吃,但環境整潔、服務態度也是消費者給評論時的指標,都可能左右的結果;取消量化的「星星數」功能,只開放訪客留言,也許是一個比較公正客觀的作法。

位於三峽區甜點店店長陳小姐。(攝影/許家嘉)
位於三峽區甜點店店長陳小姐。(攝影/許家嘉)

即使Google評論引發不少爭議,大部分的民眾還是認為,Google評論還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只是同時也得要多方到不同平台查證,免得上門消費後,才覺得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