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郊山有石虎 地主捐地做環境信託

<font style=石虎出沒南投中興新村郊山。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
石虎出沒南投中興新村郊山。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你看,這就是石虎,耳後有個黑底白斑。」石虎保育協會理事李璟泓,看著生態相機紀錄到石虎經過的蹤影,非常開心。

<font style=食蟹獴覓食。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
食蟹獴覓食。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此處架設的生態相機不只曾拍到石虎,也拍到穿山甲游泳、食蟹獴覓食的珍貴畫面。生態如此豐富的地方,其實就在南投中興新村虎山裡的一處小山溝。

持有周邊200坪土地的原地主,2020年計畫以環境信託的方式,將土地捐贈給李璟泓管理,該信託案被命名為「明知山有虎」。

記者跟著李璟泓和環境資訊協會成員,從中興新村開車10分鐘後,再走10分鐘的山路,剛推開一扇厚重的柵門,李璟泓就苦笑,迎面而來的雖不是虎,卻是「吹又生」的雜草,完全看不到人能走的路徑在哪裡。

<font style=前方的路徑完全被雜草蓋住。" />
前方的路徑完全被雜草蓋住。

「夏天的時候就會這樣子。」李璟泓說,尤其這一天還是颱風剛離開台灣沒多久,又濕又熱幫助雜草恣意蔓生。

李璟泓伸了一個懶腰,「這個要怎麼辦?」,嘴上這麼說,但身體馬上動起來,李璟泓發動除草機開路,從大門走進去約20公尺處就能看見潺潺水流。

小溪流成動物公共浴池 水鹿母子、大冠鷲來洗澡

「水雖然少,可是算滿穩定的。」李璟泓表示,夏天下雨過後,會出現小溪流,但如果久不下雨,就會乾涸成一片泥地。「我們裝了自動相機之後就發現有石虎、穿山甲、食蟹獴、水鹿,以我們在台灣淺山的這種棲地來說,要找到一塊沒有人為干擾的地方真的是算少了。」

李璟泓在附近裝設了3台生態相機,定期過來觀察動物活動,這塊河川上游水源地,因此吸引不少動物前來,生態相機就曾拍到母水鹿帶著小水鹿造訪。

<font style=水鹿母子洗澡。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
水鹿母子洗澡。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這隻母水鹿每一年來這裡喝水,而且每一年都會帶一隻新的小水鹿,可是我們都沒有拍到公鹿。」還有猛禽大冠鷲也會前來洗澡,「這裡就像是一個公共浴池。」

大冠鷲也來湊一腳。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大冠鷲也來湊一腳。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不過最讓他感到驚訝的客人就屬瀕臨絕種的夏季候鳥八色鳥,全球僅剩數千到一萬隻左右。

除了淺山開發不斷,棲地被破壞,加上牠們羽色鮮艷漂亮,曾被大量獵捕作標本,八色鳥數量急遽鋭減,「我年輕時,曾在日月潭山產店看過整個天花板上,掛滿八色鳥的標本,估計有2、3百隻以上。」

瀕絕八色鳥造訪。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瀕絕八色鳥造訪。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如今夏季候鳥的八色鳥大駕光臨,李璟泓希望能維護這塊棲地,讓一對八色鳥可以安心地在這邊繁衍後代。「有了水之後,青蛙、螃蟹也都來了,因此以小動物為食的野生動物也會跟著進來,生態系的概念就會在這裡出現。」

穿山甲游泳。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穿山甲游泳。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李璟泓協助管理這片土地已3年,環境信託案送件也送了3年,至今卻一直沒有過關。

信託關係金三角 從受益人分辨公益、私益

信託關係金三角。
信託關係金三角。

簡單地說,「信託」是一種理財工具,運作機制分為三大關係,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委託人把資產移轉給受託人管理,受託人必須依照信託契約,為受益人管理或運用該筆信託財產,並依約將信託資產或是收益分配給受益人。

不特定受益人屬公益信託。
不特定受益人屬公益信託。

信託又可分成私益信託和公益信託。私益信託指的是,受益人是自己或是他人等特定對象,且契約有存續期限。而公益信託的受益人則是不特定的多數人,例如委託者將一筆資產移轉給信託業者管理,要求業者把這筆資產運用在協助罕病兒童身上,公益信託通常不設存續期間,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永續經營,不受時間限制持續運作,不過也得向政府申請核准才能成立。

新竹自然谷信託機制。
新竹自然谷信託機制。

但公益信託的資產性質不只在於金錢,還包括保存古蹟的文化信託、維護棲地的環境信託等等;以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的新竹自然谷為例,身為地主的委託人,將土地所有權移轉給環境資訊協會,並簽訂信託契約,要求環資必須以維護棲地、環境教育為前提進行管理。

這樣的機制看起來很簡單,但魔鬼藏在細節裡。

「明知山有虎」地目為耕地 非農企業禁持有

南投這片棲地的地主想把土地捐給石虎保育協會做環境信託,不過這看起來明明像林地的環境,在政府地地目畫分上卻屬於耕地,而耕地與林地不只主管機關不同,管理機制也有差異。

耕地持有條件。
耕地持有條件。

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鍾豐駿表示,「農發條例規定,耕地持有人僅限於自然人、農企業、農業相關財團法人等。」但石虎保育協會並非農企業等財團法人,因此不能持有耕地,因此目前只能由協會理事李璟泓以自然人身分來持有,石虎協會則在背後進行資金挹注,而環資則從旁協助該地環境信託案件送審。

石虎保育協會裡是李璟泓解釋,環資推動環境信託已有一段時間,對於公文或是與政府單位的交涉較有經驗,三方才會決定以分工合作面對公部門。

環資也因此計畫成立《自然信託與環境資訊基金會》,將登記於農委會,並取得農業財團法人資格,避免以後遇到類似事件而難以執行耕地的環境信託。

然而即便成功持有土地了,受託人接下來得面對的卻是稅制問題。

公益信託免稅有條件 受託人須為銀行

根據規定,信託機制必須繳交贈與稅與所得稅,公益信託可免稅,但前提是,公益信託的受託人必須是信託業者,台灣法令規定,只有銀行才能成為信託業者,否則都要繳稅。

受託人須為銀行業,公益信託才能免稅。
受託人須為銀行業,公益信託才能免稅。

鍾豐駿表示,「政府只有認定說,信託業者擔任受託人的公益信託,才叫做公益信託;你如果不是信託業者來當受託人的公益信託,我就不當你是公益信託受託人,就跟一般信託一樣,乖乖繳稅。」

雖然南投耕地的案件因為腹地較小,未達200萬的繳稅級距而免稅,但由環資管理的新竹自然谷按規定就要繳稅。換言之,全台灣現有200多起公益信託案例不用課稅,而唯一一件為保存山林而申請的環境公益信託卻被課稅。

新竹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畫面提供/環境資訊協會
新竹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畫面提供/環境資訊協會

「我們其實一開始有跟政府說,請他們給我們自然谷免稅證明的要求,但從行政處分 、婉拒,然後到訴願,到目前是行政官司是在打。」鍾豐駿說。

一樣都是公益信託,卻因為不是銀行業就要繳稅,環資認為制度有失公允,而且在台灣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中,民眾願意把名下土地移轉給環團信託已經很不容易,還得面臨制度所造成的困境。

鍾豐駿表示,當他們去推廣環境信託時,即使對方願意捐地,「但我跟他講說,你捐地給我還要繳贈與稅的時候,對他們來講是雪上加霜。因為他們會覺得,我地就要捐出去給你做環保了,那你今天還要叫我繳稅。」

3年前,財政部賦稅署的說法是,台灣是參考日本的信託機制,時任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吳蓮英表示,「日本第一個要件就是,委託人必須委託信託業者,等於受託人是信託業,信託業因為受金管會,就是他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高度的監理,所以基本上他是可以比較保護委託人跟受益人。」

3年後,儘管修法草案在立法院待審,但立院上千個遲未審理的法案同時也在排隊。那怎麼不乾脆請銀行業來進行環境信託呢?

「在地的保育人士對於信託地本身的生態環境會比較熟悉,那他對於這種受託人職務的執行可能也會比較得心應手。」鍾豐駿也坦言,由於環境信託管理不易,銀行接下相關案件的意願也不高。

李璟泓安裝生態相機。
李璟泓安裝生態相機。

李璟泓補充解釋,信託與管理有其必要性,不要以為把棲地放在那邊不聞不問,讓雜草任其發展,野生動物就會來,「我們去山區觀察,很多石虎出沒的地方都是在天然林和人們生活交會的地方。」因為淺山地區在冬天缺水時,人們所營造出來的農耕環境有溝渠等設施,這些野生動物反而會變多,再加上,過度的植被會讓動物們擔心天敵的存在,因此要想維護棲地,必須適度地修整環境。

農業部、環保署權責不明 明知山有虎送審卡關

目前南投耕地的環境信託,由李璟泓持有管理,也未達繳稅級距,但為何南投耕地的環境信託案申請數年,遲遲沒有過關?

李璟泓表示,「我覺得環境信託就像是大家都不想承接的案子,大家都覺得:『你應該去找誰。』, 然後大家就把皮球踢來踢去。」

鍾豐駿說,「我們在環境信託的一些案例上,這個主管機關的權責也是我們遇到的問題之一。」

根據台灣法規,環境信託受託人必須向執行許可及監督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若是信託計畫較偏向環境教育,就送件到環保署(現制為環境部)申請,但計畫較偏向生態保育的話,則送去農業部(舊制為農委會)審理。但由於農業部目前沒有制定出許可及監督辦法,導致環境信託案只能一股腦往環保署送。

由於農業部沒有許可及監督辦法,因此生態保育的環境信託案也得送去環保署,導致信託計畫得依照環保署的權責範圍進行更改。
由於農業部沒有許可及監督辦法,因此生態保育的環境信託案也得送去環保署,導致信託計畫得依照環保署的權責範圍進行更改。

鍾豐駿認為,南投耕地的環境信託案因此而卡關,「首先,它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而且幅員也比較狹小,難以負荷太多的人員去進行一些環境教育的內容。」

為求過審添加環境教育計畫 環資:已非保育初衷

環資認為南投耕地較適合進行單純的生態保育,但卻因政府制度缺失,只能送去環保署,而對計畫內容進行更改。

李璟泓表示,「我們現在有跟南投中興高中的老師在討論 ,我們希望帶著學生來棲地做管理維護。」

「農委會應該要有自己的許可監督辦法,對於我送件的人來說,我就可以很明確去區分送件單位。」鍾豐駿表示,這不僅是讓送件人有利分辨,也能讓具有該專業的政府機關人員審件,加速案件過審。

關於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這兩項相似卻又不同的權責分屬在兩個部門,讓受託人的案件不斷卡關,農業部對此書面回應,的確有團體反應過難以成立「非單一目的事業」的公益信託,但依照現行信託法,公益信託的成立和監督管理是由目的事業主關機關辦理,因此目前想要成立多種目的事業之公益信託,實務執行的確有難處。

農業部表示,對於自然保育、農村發展等相關主管業務,他們未來也會討論哪些項目適合發展公益信託,將再進一步研議。

直接捐地更快? 環資:環境信託才不會被濫用資產

從土地移轉、稅制問題到主管機關權責歸屬都不夠完善,同樣的問題年復一年,始終都沒有被解決。

不過環資在推廣環境信託這幾年來,也曾被詢問為何委託人不直接捐地就好,還硬要透過信託方式來管理,搞得這麼麻煩?

南投耕地環境信託案空拍照。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南投耕地環境信託案空拍照。畫面提供/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鍾豐駿解釋,「當委託人透過信託制度,把土地託付給受託人後,就會被信託契約所保護,受託人也就無法隨心所欲地處分信託資產。」,而且信託案件也受政府監督,若受託人未善盡職責,最嚴重會被主管機關撤換受託人。

<font style=宋若甄為保留農地,發起一坪地主計畫。" />
宋若甄為保留農地,發起一坪地主計畫。

上一集提到的一坪地主計畫,目前是由上百位地主買下一塊田,再以農育權租給宋若甄耕種20年,但當時若環資已成立基金會,順利成為農業財團法人,一坪地主就可把耕地所有權  移轉給環資執行環境信託,環資再請宋若甄來耕種,雖然看似麻煩,但環資認為有其優點。

「環境信託其實更能夠確保,委託人當時把這塊地捐出來的想法跟宗旨。」鍾豐駿說。

環境信託的完整,才能讓我們買下一塊土地、捐出一片自然,留給我們的孩子,享受自然的機會;而非在水泥叢林中,尋找一方淨土。

<font style=環境信託的完整,才能讓我們買下一塊土地、捐出一片自然,留給我們的孩子,享受自然的機會;而非在水泥叢林中,尋找一方淨土。" />
環境信託的完整,才能讓我們買下一塊土地、捐出一片自然,留給我們的孩子,享受自然的機會;而非在水泥叢林中,尋找一方淨土。

鍾豐駿表示,「環境信託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這片土地可以在信託的架構下被保護,確保這塊地的用途可以永續。」

李璟泓說,「如果這塊地可以卡到山區某一個開發案的時候,它就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功能。不論大小只要把它hold住,它就是一塊野生動物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