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公視資料畫面)
(圖/公視資料畫面)

台灣近5成民眾 沒聽過淨零排放、碳中和?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第12年進行「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今年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台灣8成以上民眾認同地球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卻有47.9%受訪民眾沒聽過「碳中和」與「淨零排放」。

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與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碳中和」為透過減碳手段正負抵銷二氧化碳;不過,只有減碳還不夠,利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減少所有的溫室氣體,就是淨零排放。

透過減碳手段,正負抵銷二氧化碳稱為碳中和。(設計/鄭婷方)
透過減碳手段,正負抵銷二氧化碳稱為碳中和。(設計/鄭婷方)
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只二氧化碳,利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減少所有的溫室氣體,為淨零排放。(設計/鄭婷方)
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只二氧化碳,利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減少所有的溫室氣體,為淨零排放。(設計/鄭婷方)

《氣候變遷因應法》定義負碳技術是將二氧化碳或其它溫室氣體,以自然碳循環或人為方式移除、吸收或儲存之機制;碳匯是二氧化碳或其它溫室氣體移除後,吸收或儲存在樹木、森林、土壤、海洋等。

碳有價時代來臨 歐盟最快2023年10月試行碳關稅為促使各國積極減碳,歐盟於2021年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將對高碳排的水泥、肥料、鋼鐵、鋁、化學品、電力、螺絲螺帽等輸入產品課徵「碳關稅」,預計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管制產品,涵蓋水泥、肥料、鋼鐵、鋁、化學品、電力、螺絲螺帽等,預計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設計/鄭婷方)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管制產品,涵蓋水泥、肥料、鋼鐵、鋁、化學品、電力、螺絲螺帽等,預計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設計/鄭婷方)

削減溫室氣體迫在眉睫,雖然歐盟對當地國家有嚴格管制措施,但工廠仍可能鑽漏洞、外移到管制寬鬆的國家,造成「碳洩漏」,因此歐盟決定築起城牆把關,外地產品輸入到歐盟,必需依據貨品的碳排放量,繳交碳憑證費用,廠商若能證明,輸入前已向生產國支付,就有機會抵免。

致力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的立法委員洪申翰指出,過往企業只管賺錢,煙囪排放的溫室氣體、空氣汙染卻轉嫁給居民、環境承擔,就是所謂的「外部成本」,未來的趨勢是外部成本必須被「內部化」,「碳費有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它告訴大家,排放每噸碳都是有代價的。」

立委洪申翰認為,當排放每一噸碳都有代價時,產業界就會開始願意投資或研發減碳技術。
立委洪申翰認為,當排放每一噸碳都有代價時,產業界就會開始願意投資或研發減碳技術。

碳稅v.s.碳費 有何差別?

至於,碳稅與碳費有何差別?「碳稅」由財政機關統一徵收,稅收對象用途較廣泛,且必須符合中立原則。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採取「碳費」先行制度,企業自主減量有優惠費率,碳費收入可再補助企業,研發溫室氣體減量技術。

環團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曾公開質疑,碳費可讓企業左手換右手,一邊付碳費、一邊領補助;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也曾質疑,碳費的費率可能過低,將導致缺乏減排的誘因與動機,碳稅則比較有管制誘導效果,呼籲未來碳稅應明確入法。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目前世界多國都是收取「碳稅」,因此台灣接下來必須想辦法和國際接軌,爭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認可台灣的「碳費」,企業販售貨品輸入歐盟時,才能進一步進行抵銷。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世界先進國家大多收取碳稅,未來台灣收取碳費,得要想辦法與國際接軌。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世界先進國家大多收取碳稅,未來台灣收取碳費,得要想辦法與國際接軌。

碳費收多少 方能敦促企業減碳?《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後,環保署將制定子法拍板碳費費率,預計2024年開始徵收。署長張子敬指出,基本原則是「以大代小」,首波會先針對289家碳排大戶以及239家用電加製程,年碳排超過2.5萬噸的製造業收取碳費。

我國碳費將如何計算?亦為工業界、環團關注焦點,2020年環保署曾與英國在台辦事處,合作委託倫敦政經學院研究,該報告建議台灣碳費,每公噸收取10美元,折合台幣約300元。

不過,成大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指出,現行碳捕捉成本一公斤要價1.5元,若碳費每噸300元,換算下來,一公斤僅收取0.3元,對企業來說可能會產生「交錢了事」的心態,因此建議未來制定碳費,必須高於碳捕捉技術成本,對於減碳才有實質幫助。

成大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直言,若調高碳費費率,企業界可能會「哇哇叫」,但如果不高於減碳技術成本,將難以促使業界積極減碳轉型。
成大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直言,若調高碳費費率,企業界可能會「哇哇叫」,但如果不高於減碳技術成本,將難以促使業界積極減碳轉型。

綠色通膨來襲? 4成台灣人不支持調漲水電費

淨零轉型需要時間與成本,科技巨擘Google、蘋果皆要求旗下供應鏈,產出商品須來自綠色能源、達到減碳效益。彭啟明說,「不可否認,成本未來一定會轉嫁到任何商品,所以我們一定會感受到綠色通膨時代來臨。」

他也舉例,東南亞第一個課徵碳費的新加坡,2025年碳稅每噸將調漲至25元新加坡幣,折合台幣約574元,該國政府計算,未來將間接影響家戶,每月增加約80元左右水電支出。

能源價格上揚成為國際趨勢,國發會發布的2025淨零路徑報告指出,未來我國的煤、油等化石能源消費,也會和國際一樣趨向於用電,例如燃油車改為電動車,預估2021至2050年電力消費年均成長在2.0±0.5%之間。

(圖/公視資料畫面)
(圖/公視資料畫面)

電力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又必須搭配綠電轉型,因此以價制量、節能節電為必要手段,經濟部已拍板4月起,平均電價調漲11%,民生用電平均每度從2.61元,漲到2.65元;產業高壓電調漲17%。

儘管逾8成台灣人,認同地球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但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顯示,4成民眾並不支持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調漲水電費,如何減少社會鴻溝?仍是一大難題。

「這個案例已經發生在法國的黃背心事件,所以我相信所謂的綠色革命,也可能會發生在台灣身上,」彭啟明指出,2018年我國修正《空污法》加嚴老舊貨車汰換,就曾引發司機抬棺抗爭,未來政府推動淨零轉型,如何跨黨派強化溝通策略是氣候治理的關鍵議題,學界則呼籲可從課徵來的碳費,適度補貼低收入群體。

淨零排放是20多年後的目標,聽起來還很遙遠,但每逢旱象發生、停水就成必然;每逢極端暴雨,家園崩毀的景象也不斷重複出現,當想到極端氣候可能造成無家可歸,甚至奪走人命,淨零排放就不是抽象名詞,而是人們必須迫切凝聚的共識。

2022年剛果洪災釀至少釀169人喪命,洪水淹沒道路,居民只能坐在小船上划槳通行。(圖/公視資料畫面)
2022年剛果洪災釀至少釀169人喪命,洪水淹沒道路,居民只能坐在小船上划槳通行。(圖/公視資料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