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於8月初公布2021年15至24歲青少年十大死因,前3名分別為「事故傷害」、「自殺」與「癌症」;排名僅次於事故傷害的自殺,佔該年齡區段死亡數的二成(21.7%),換言之,每100位逝去的年輕生命,有接近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是自己選擇離開世界。

再觀察近10年台灣自殺死亡數的變化,整體而言呈現下降趨勢,唯獨在15至24歲年齡區段,死亡人數卻是逐年攀升。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們來不及長大,就選擇先結束生命?

為避免學生高墜,國內許多中小學校園在高樓層加設防護網。(攝影/許家嘉)
為避免學生高墜,國內許多中小學校園在高樓層加設防護網。(攝影/許家嘉)

疫情、網路影響作息 擾動青少年情緒

事實上,自殺年齡層降低的趨勢不只是發生在台灣。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指出,近年青少年自殺人數上升的現象受到全球公衛領域關注,「歸因於疫情影響可能太過廣泛,但這對孩子的作息確實造成影響。」

陳質采分析,維持穩定的作息,大腦才能正常運作和穩定情緒,而疫情期間對兒童及青少年作息影響最甚的因素,不外乎是3C產品使用頻率和獨處時間增加。

「孩子的世界是不是只剩網路?這時候情緒和感官容易被放大。」陳質采指出,現代孩子們社交重心放在網路社群,同時又缺乏實際生活經驗,網路上一條簡短的評論在大人眼裡無足輕重,卻可能令孩子的世界瞬間崩塌。

同時,疫情不僅改變日常作息,也限縮孩子的生活體驗,「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相當重視同儕之間的相處。」陳質采指出,當疫情限制了孩子的社交活動,對於仍在學習人際關係互動的孩子們而言,孤獨感會更加強烈,也因為孩子仍不善於調整情緒,容易陷入憂鬱。

精神科醫師認為,疫情改變生活模式與作息,可能間接影響青少年情緒穩定性。(圖/公視新聞網)
精神科醫師認為,疫情改變生活模式與作息,可能間接影響青少年情緒穩定性。(圖/公視新聞網)

抗壓性差?如何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面對孩子出現負面情緒,部分家長可能會認為「這又沒什麼」,急著叫孩子不要有這種想法,,然而若未能正視孩子的反應,很可能會忽略了求助信號。

「自殺成功的兒童和青少年,有8成沒有被發現,沒有進到通報系統。」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指出,近年在校園輔導場域中,積極加強師長對學生情緒問題的敏感度,「我們都鼓勵老師不要怕雞婆,學生稍有不對勁就主動關心,才來得及接住遊走在邊緣的孩子。」

吳姿瑩觀察,當學生出現自傷行為不見得都是想自殺,而是在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之後,因為不懂得如何調節,才選擇以自傷的方式來結束當下的痛苦。

「每個孩子面對變化和壓力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人能夠游刃有餘的應對,但相對有一些孩子就真的沒辦法。」 吳姿瑩強調,不要認為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就是抗壓性差,大人可以教導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告訴他除了自殺這條路之外,其實還有ABCD好幾種不同的選擇。」

「孩子為什麼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通常是他失去了在世界中的位置,找不到歸屬感。」吳姿瑩指出,孩子的自殺意念往往出自於「自我效能感低落」,可能因課業表現不佳、父母或同儕的比較,進而產生自己是「沒有用的人」的想法。因此她也建議,協助孩子發掘擅長的領域、提供調適情緒的方式,都是大人可以努力的面向。

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鼓勵老師不要怕雞婆,學生稍有不對勁就主動關心。(攝影/許家嘉)
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鼓勵老師不要怕雞婆,學生稍有不對勁就主動關心。(攝影/許家嘉)

當孩子出現自殺意念 適時尋求醫療資源

「70%的精神疾病可以溯源至12到18歲」,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提醒,當孩子狀況不佳時,應適時尋求醫療資源的協助介入,若孩子在國高中階段已經出現憂鬱傾向,應及早就診,避免日後的風險增加。

吳佳儀也建議,由於精神科的污名化或多或少存在,許多家長可能會排斥帶孩子就醫,「也可以尋求家醫科、睡眠門診或其他科別,他們都可以理解憂鬱症的的轉介需求。」

吳佳儀強調,專業的醫療協助是有效的,輕度的憂鬱雖有機會自行痊癒,但可能會花費較長的時間,然而日後若復發,可能會有更嚴重的跡象,甚至增加自殺風險。

因此她呼籲,大眾要撕除對精神科的標籤,勇敢跨出求助的那一步,「憂鬱症其實是可以治療的,事實上在臨床上看到正向結果的比例是相當高的。」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民眾有情緒困擾需要求助時,若擔心精神科汙名化,也可至家醫科或睡眠門診就診。(攝影/許家嘉)
民眾有情緒困擾需要求助時,若擔心精神科汙名化,也可至家醫科或睡眠門診就診。(攝影/許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