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國家的概念出現在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是國家之間用來阻止另一方出現不當政策行為或違反國際法的情形。制裁的對象小至個人與民間企業,大至整個國家經濟體,其中內容也非常多元化,從經濟、外交、軍事到體育領域,都能做出制裁行為。
制裁行動被認為是國家間能互相制約,並且僅次於軍事行動的最嚴厲舉措。目前最常被執行的類型是經濟制裁,內容包含針對政治菁英的個人資產、國家的外匯儲備、各項資源進出口或貿易互惠條款等做出限制。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楊三億形容,制裁不如軍事行動直覺,或有「一槍斃命」的效果,根據手段強度不同,需要發酵作用的時間也有差異,「制裁是慢慢讓你痛,痛到你覺得說我要趕快停止我的行為。」
經濟制裁手段有強有弱,楊三億舉例,這次各國對俄制裁的手段中,凍結普丁、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等政治菁英的資產算是較輕微的方式,目的是做出「警示」,但是將俄羅斯逐出SWIFT就屬下手較重,會有立即的效果出現。
「人的痛感分10級,每個人對痛感的忍受度也不同,國家也是同理,在忍受別人制裁時每個國家的忍受度也不一樣。」 楊三億分析,俄羅斯在宣戰前勢必有所儲備,不論是資金或者是戰略性物資,因此目前對於國際制裁還有一定的忍受度,「至於把那個制裁時間拉得越長,我認為對俄國的影響會越來越嚴重,這是無可避免的。」
傅澤民特別指出,這次國際社會制裁俄羅斯的情境下,各國的合作程度是重要指標。「國際關係當中可能出現『黑暗騎士(Dark Knight)』,會在背地裡支持俄羅斯,提供金援或者逃脫制裁網路的方法。」
目前制裁俄羅斯多以西方國家為主,東亞國家雖有加入制裁但力道不大。「有些國家不一定會直接的對俄羅斯採取支持,但可能基於各種理由,選擇不加入制裁的行列,這也是一種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