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過,在網路上不經意看到的一部短片、一則推特、迷因梗圖,甚至球賽的經典畫面,都可能像實體藝術品一樣被競標出售?


今年三月中旬,數位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NFT(非同質化代幣)的形式拍賣出售,最終以六千九百萬美元的高價成交,成為目前史上最貴的NFT藝術品。

數位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圖/佳士得拍賣CHRISTIE'S IMAGES LTD)
數位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圖/佳士得拍賣CHRISTIE'S IMAGES LTD)

本名麥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的數位藝術家Beeple,自2007年開始,每天都在網路上傳一幅新的數位藝術作品,而《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這幅合集,正是集結了他十三年來每一天的創作成果,總作品數超過五千幅。

Beeple獲市場青睞,讓加密藝術領域受到世人矚目。人們開始思考,或許收藏品不再侷限於實體物品,網路上的圖文、影音即便可以轉載,也依舊能保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數位藝術家Beeple,本名麥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圖/加士得拍賣CHRISTIE'S IMAGES LTD)
數位藝術家Beeple,本名麥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圖/加士得拍賣CHRISTIE'S IMAGES LTD)

到底什麼是NFT呢?為何能夠賣到這麼貴?

NFT(Non-fungible token)又稱為非同質化代幣,名稱看起來有點難理解,其實它跟我們所熟知的比特幣一樣,是一種以區塊鏈做為背景技術的虛擬資產。不過NFT跟比特幣並不是相同的東西,兩者差異在於是否「同質化(Fungible)」。


先以同質化代幣(Fungible token)比特幣來說,每一枚比特幣幣值都是一樣的,可以相互替代,也可以再分割成較小的單位;如同現實生活中的貨幣,也是同質化的資產。以百元鈔票為例,每一張百鈔都具有同等價值,任何一張百鈔都可以購買到價值一百元的商品,也可以再分割成兩個五十元,或者是十個十塊錢硬幣。

加密貨幣-比特幣為同質化代幣(Fungible token)的一種。(圖/公視新聞網)
加密貨幣-比特幣為同質化代幣(Fungible token)的一種。(圖/公視新聞網)

但是NFT這種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就和前述的貨幣有所不同。每一個NFT所代表的物件都不一樣,可以是一張圖片、一部短片,又或者是一首音樂等多樣的形式,彼此無法互相取代,也不能再分割成更小的單位。


當網路上的創作被打造成NFT之後,因為背後有區塊鏈的技術支持,任何記錄只要被放置在區塊鏈上,就難以被竄改,也無法被輕易地複製。


因此當這樣的技術被應用在數位藝術品上,該件藝術品的原創作者、轉手交易紀錄,通通都會被記錄下來,並且公開可見;同時因為不易複製的特性,持有者不必太擔心真品驗證的問題,就像是獲得了數位創作的保證書一樣。

網路上可瀏覽、可複製轉傳? 為什麼還要買NFT

現今網路上的創作不僅難以保障著作權,在廣泛的轉貼之下也不易認明真品與追溯原作者。(圖/公視新聞網)
現今網路上的創作不僅難以保障著作權,在廣泛的轉貼之下也不易認明真品與追溯原作者。(圖/公視新聞網)

存在於網路上的圖片和影音,往往能夠輕易地被複製、轉傳,甚至進行二次創作,不僅難以追溯原創者,也不容易保障其著作相關權益。


自媒體《區塊勢》創辦人許明恩提出用「數位正本」的概念來理解NFT。他認為,人們生活在以紙本為主的世界裡面,因為大家相信紙本可以簽名、用印來防偽,「但加密貨幣或者NFT,讓它(數位資產)變成有數位正本的概念,所以在這數位世界裡面,也會像是實體一樣,有副本,也有正本。」

自媒體《區塊勢》的創辦人許明恩認為,可以套用真實世界中「正本」的概念來理解NFT。(攝/許家嘉)
自媒體《區塊勢》的創辦人許明恩認為,可以套用真實世界中「正本」的概念來理解NFT。(攝/許家嘉)

隨著NFT出現,數位創作者多了一條可以保障權益以及作品價值的途徑。透過區塊鏈的技術,能夠為數位資產提供認證,解決了數位創作的真品認證和防偽問題,同時以「限量」、「記名」和「持有紀錄」等特性,賦予數位內容收藏意義。


於是,許多數位作品開始以NFT的形式,被上架到專門販售NFT的網路平台上,或者出現在線上拍賣會中。對數位創作者來說,他們的作品可以像實體藝術品一樣被拍賣交易,從而獲得實質的報酬回饋,同時NFT的特性也可以替作品的真偽做背書認證。

而站在藏家的立場,買下了一張熱門梗圖的NFT,就如同獲得梗圖的「正本」一樣,除了具備收藏價值,同時也能夠累積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 在宣告「我買了彩虹貓(Nyan Cat)的NFT」的同時,彷彿也在社群網路中建立了某種的地位。


註: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舉例在社群平台上的朋友數、追蹤數、按讚數等等,都是社交資本的一種。透過社交資本的累績,可以提升個人在社群媒體上的地位。

知名的迷因圖彩虹貓(Nyan Cat)被作者發行為加密藝術作品,以高達300乙太幣(ETH)約合56.1萬美元的價格拍出。(圖/翻攝自YouTube)
知名的迷因圖彩虹貓(Nyan Cat)被作者發行為加密藝術作品,以高達300乙太幣(ETH)約合56.1萬美元的價格拍出。(圖/翻攝自YouTube)

目前NFT的交易主要透過虛擬貨幣以太坊(Ethereum)來進行支付,收藏家看到心儀的NFT可以自由出價競標,每一筆競標、轉手紀錄都會被區塊鏈紀錄下來,到手的NFT也不只存在於網路上,有些創作者也會加贈實體的印刷作品給藏家,或者舉辦買家專屬的活動,為虛擬的NFT增添附加價值。

以台灣的數位收藏交易平台OURSONG為例,該平台亦有推出NFT的上架與收藏服務。有台灣歌手便以NFT形式在該平台上發行新單曲的MV。雖然同樣的影片、音樂也可以在不同的影音串流平台上觀賞,但是購買到NFT的收藏家可以搶先欣賞未曝光的練團紀錄片,以及歌手特別錄製的祝福影片等等,這些就成了購買NFT的附加價值。

在數位收藏交易平台OURSONG上販售的NFT。(圖/翻攝自OURSONG網站)
在數位收藏交易平台OURSONG上販售的NFT。(圖/翻攝自OURSONG網站)

根據加密貨幣數據網站Coingecko顯示,目前市值排名前百的NFT總市值已突破258億美元。目前市值最高的NFT仍然是數位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價值超過6900萬美元;而推特創辦人Jack Dorsey的第一則推文,目前市值也逾290萬美元,在全球NFT市值排名前五之列。

推特創辦人Jack Dorsey的第一則推文在今年三月以NFT的形式售出,目前市值逾290萬美元。(圖/翻攝自推特)
推特創辦人Jack Dorsey的第一則推文在今年三月以NFT的形式售出,目前市值逾290萬美元。(圖/翻攝自推特)

市場泡沫化、錢包遭竊 收藏NFT的風險可能有這些

不過,在NFT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不少爭議。有人質疑這根本是投資客的炒作遊戲,並非真的想要珍藏數位藝術品,也有人認為部分NFT賣出的價格遠超出其合理的價位。

「你有時候會懷疑說,到底是它(加密藝術品)真的有沒有價值,賣那麼高的價格,還是就是說自己沒有眼光。」許明恩直言,自己也常常看不懂藝術品,價格也不一定就代表一個藝術品的價值。

「任何商品都可能有炒作的成分在內,不論是實體或者是數位,因為NFT它是新出來的東西,大家在還沒看到有一些實際用途的時候,當然會說那是炒作。」

除了炒作爭議,近來也有NFT交易平台傳出用戶錢包遭竊,有買家指出自己的NFT收藏遭到駭客竊取,損失超過十五萬美元。

有NFT買家在推特上投訴,自己的NFT錢包遭到駭客入侵,損失市值超過十五萬美元的收藏。(圖/翻攝自推特)
有NFT買家在推特上投訴,自己的NFT錢包遭到駭客入侵,損失市值超過十五萬美元的收藏。(圖/翻攝自推特)

「任何資產都有可能被偷走,甚至是自己弄丟的風險,像NFT可能就是駭客入侵到你的手機裡面把它(加密資產)拿走了,那實體的可能就是小偷來光顧。」

許明恩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同樣也會出現在數位世界裡,由於目前大部分民眾對區塊鏈、NFT市場的概念不熟悉,可能會放大檢視其中的風險及缺點,就像當年剛進入網路時代時,許多人感到卻步一樣。

「就像網際網路剛出現時,大家會說網路就是用來犯罪、色情,但是現在大家誰不用網路,所以它是會隨時間慢慢地改變這樣的觀念。」

目前可以觀察到加密貨幣與NFT的投資逐漸成長,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人們也漸漸習慣數位化的生活模式,伴隨著線上購物、行動支付的普及,民眾也開始觀察,甚至慢慢接受數位資產的存在。

不過,比特幣的瘋漲和NFT短期直線暴衝的價格,仍有不少人擔憂,數位加密資產可能潛藏泡沫化危機,進行數位置產及投資與否,仍必須審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