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貧窮是指生理女性因為經濟困難,沒有辦法負擔或取得足夠的生理用品,進而對生活造成長期負面影響的社會現象。

女性一生大約會因為月經流掉1萬6千毫升的血,相當於四名成人全身的血量,不只如此,台灣女性平均一生會花費台幣10萬元在購買衛生用品。假設女性每個月有一天因為生理痛需要請假,以平均薪資計算,這一輩子因為請生理假而少領的薪資,更是高達56萬元。

對於家境貧困或經濟拮据的女性而言,並不是每次都能安然度過經期。

長期關注月經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創辦人林薇表示,有些女學生會因為沒錢購買衛生棉,選擇穿著黑色的褲子,讓經血直接流在褲子上。這不只會造成健康問題,也影響青春期女孩子的自我信心建構。

放眼世界,各國面臨不同層面的月經貧窮問題。在開發中國家,女性常會因為貧困買不起衛生棉,在無法自由移動的情況下失學、失業。在已開發國家,生理用品並不被視為生活必需品而可以免稅或採低稅率,許多女性都因為這種附帶「月經稅」的花費而感到壓力。

月經貧窮問題在國際上漸漸發酵,倡議活動遍地開花,許多國家也已經陸續減稅或免稅。蘇格蘭直接立法,要求各級教育機構與公家機關建築物,免費提供生理用品。

台灣從2016年起,在行政立法兩端,都推出過相關倡議法案,卻都還沒有正式上路。

日前台北市教育局計畫與企業合作,將在學校發放衛生棉給國中女學生,最快在6月於10所國中先行試辦。國中生家長張小姐認為,發放前有必要先和學生做適當的溝通,才能讓發放衛生棉的美意,不被不了解的同學渲染。林薇也認為,除免費發放外,校方也需加強對學生的月經教育,以及教師對月經貧窮的覺察能力。

大眾對「月經貧窮」缺乏認知,始於對「月經」的不理解。林薇強調,月經是世界近/過半人口擁有的生理現象,衛生棉等用品的必要性,其實就跟衛生紙一樣。當大家開始正視「月經」時,「月經貧窮」問題才有機會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