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漲、油價漲,常光顧的便當店各品項也悄悄地加價五塊。你也注意到了嗎,2021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有許多店家調整商品價格,新聞上也不斷播送物價上漲的消息。民眾對於漲價太有感,卻不一定了解這些調漲背後的原因。通膨時代來臨,苦於「萬物皆漲但薪水不漲」的民眾該如何去因應?

2021下半年開始,台灣物價有感上漲。 (攝影/許家嘉)
2021下半年開始,台灣物價有感上漲。 (攝影/許家嘉)

為什麼會發生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價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地上漲,等值的貨幣購買力下降。舉個例子而言,在過去100元可以買到2個漢堡,但是經過幾年的價格調漲之後,現在用100元只買得到半個漢堡。明明同樣是100元鈔票可以買到的東西卻變少了,這種「錢變薄了」的現象就是貨幣購買力下降。

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又多又雜,經濟學家提出了不少學說來定義通膨,一般而言常聽到的是「需求拉動」以及「成本推動」這兩種理論。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可以用「供不應求」的概念來理解,當市場上商品或勞務需求很大,但卻沒有足夠的物品及人力供給,就會造成物價上揚。常見情況可能發生在市場景氣好、買氣佳的時候,突然增長的消費需求便可能帶動物價上漲。

成本推動造成的漲價則可能是商品產量不足或成本上升而導致,這也是民眾比較常聽到商品價格調漲的原因,包括進口的物資、油價、金屬等原物料價格上漲,或者是工資提高、企業壟斷等等都是成本面推動物價的因素。

除此之外,每個國家的經濟條件不同,也會有其他因素影響到各國通膨的情況,不管是基礎建設不足或產業發展不平衡,都可能是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

近期進口物資、油價、金屬等原物料價格皆有感上漲。(圖/公視新聞網)
近期進口物資、油價、金屬等原物料價格皆有感上漲。(圖/公視新聞網)

台灣有發生通膨嗎?

從去年(2021)第四季開始,相信民眾都相當有感,全台連鎖食品業者紛紛喊出價格調漲,包括麥當勞、王品集團、鼎泰豐等企業皆公告調整餐點價格,平均漲幅約在5%左右。

食品業者調漲的原因不外乎受到食材原物料價格影響,尤其進口原物料面臨疫情衝擊、供應鏈瓶頸、航運塞港,甚至連紙張與塑料包材都有調漲,業者吃不消,只得把成本反映到價格上。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馨蕙表示,「你可能聽到很多食品業者說牛肉漲了多少倍,然後貨進來台灣以後,業者可能還等不到,甚至你花了3倍的價錢還吃不到原本的這些牛肉。」

學者指出,目前台灣萬物齊漲的狀況主要是因為「輸入性通貨膨脹」導致,在經濟表現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的台灣,物價很容易受到國外進口物品的價格波動影響。

今年開始不少連鎖業者、小吃攤商調漲商品價格。(攝影/許家嘉)
今年開始不少連鎖業者、小吃攤商調漲商品價格。(攝影/許家嘉)

近兩年在疫情衝擊之下,各國產業受到重挫、全球供應鏈大亂,許多國家都出現高通膨的狀況,而台灣的這波通膨也大致跟隨國際趨勢。

由於全球正逐漸從疫情中復甦,各地恢復消費力道造成需求提升,另一方面也因為疫情打亂供應鏈造成供給短缺,最終導致全球性的通膨狀況。

「主因還是疫情帶來的供需失衡,這並不僅僅只是我們看到的供給不足、航運問題,還包括人員調度上的瓶頸。」

陳馨蕙指出,人員調度問題通常是落後反應,貨運的運送過程也需要人員做分裝分載,但是疫情下出現缺工,再遇上年底的節慶需求,「你只要買不到東西你就會加價,自然造成很多價格的攀升。」

疫情下,美國買場的貨架出現商品短缺。(圖/公視新聞網)
疫情下,美國買場的貨架出現商品短缺。(圖/公視新聞網)

針對輸入型通膨,中央大學經濟系邱俊榮教授則指出,國外物價之所以會傳導到國內,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在於央行採取固定匯率制度。

「當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外國的東西漲了多少,國內的東西就跟著漲;如果匯率是可以自由浮動的,那國外的物價上漲時我們浮動調整匯率,漲價就不見得會傳導到台灣。」

邱俊榮強調,這個狀況反應出央行在討論貨幣政策時,相對聚焦在維持貨幣的匯率,「當央行把維持匯率的穩定當作一個相對重要的考量,那整個經濟就會隨國外物價上漲而有波動,所以通膨的問題上央行有非常大的責任存在。」

穩定匯率是我國央行的任務之一。(圖/公視新聞網)
穩定匯率是我國央行的任務之一。(圖/公視新聞網)

通膨有對策嗎?

因應通膨的情況,各國央行會以調整貨幣政策來應對。在新冠疫情發生後,各國出現停班、封城,工廠生產停擺進而導致失業率攀升,在多重因素下市場資金流動減少而出現經濟衰退。

歐美各國先後宣布降息意圖使資金的流動性增加,或購入債券、發放紓困金來挹注資金到市場上。這些方式的目的跟「印鈔票」都有點雷同,然而這些做法,卻也為日後的通膨埋下隱憂。

「各個國家也包含我們國家在內,政府也都花了非常多的錢在企業的紓困,或者是透過振興的方式去補償民間的消費力。」邱俊榮指出,政府利用紓困政策讓資金進入市場,但是民間對產品的需求還是存在,反而生產成本還提高,「所以就沒有把物價拉下去的力道」。

疫情下各國封城,街道上人煙稀少。(圖/公視新聞網)
疫情下各國封城,街道上人煙稀少。(圖/公視新聞網)

過去2008年金融海嘯時,各國政府也有採取寬鬆政策,包括各種紓困方案,但當時並沒有發生高通膨的情況;然而這次疫情各國採行超寬鬆政策,以美國為例,聯準會(Fed)在疫情爆發兩年來的寬鬆規模已突破8兆美元,這樣「大撒幣」的寬鬆政策為日後的通膨埋下隱憂。

註:量化寬鬆(簡稱QE)是一種貨幣政策,央行通過購買債券等方式,挹注資金來增加貨幣流通量,以達到重振經濟的作用。

陳馨蕙分析,「如果你觀察到很多人失業,很多人無薪假,但是股市、金融商品的漲幅是驚人的,市場資金其實很多。因為美國這次的寬鬆政策已在財務報表上達到8兆的資產額,那跟2008的金融風暴比起來,規模是好幾倍。」

邱俊榮也指出,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影響時間長,各國央行的寬鬆規模也超越以往,「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市場上過多的資金,這確實會導致通膨,否則物價不會一直持續上漲。」

2021年12月美國的整體通貨膨脹率衝到7%,突破40年來新高;歐盟區的通膨率則達到5%,也創下13年新高。

美國聯準會(Fed)。(圖/公視新聞網)
美國聯準會(Fed)。(圖/公視新聞網)

美國聯準會規劃在2022年3月結束寬鬆政策、正式啟動升息,邱俊榮表示,「這某種程度代表聯準會承認,過去兩年那麼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確是造成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現在不得不修正。

陳馨蕙補充,「升息是一個兩面刃,任何的經濟政策都有所謂的正面跟負面,這必須做利弊權衡。 」她強調,各國央行將來如何調整寬鬆政策、會否啟動升息步調,都仍取決於疫情日後的發展情況。

什麼是溫和通膨?

當各國都面臨有感通膨,台灣的通膨率也自去年8月起,連續五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不過央行表示,台灣目前仍是溫和通膨的情況,只是通膨數據和民眾感受有差距的原因,又是什麼?

邱俊榮解釋,2%的通膨警戒線是各國央行長年以來慢慢形成的共識,「維持2%的通膨漲幅有助於經濟穩定成長」。然而各國民情不同,計算通膨指數的基準也有差異,因此同樣是2%的通膨率,各地民眾的感受也有程度上的差異。

「每一個國家計算物價上漲依據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所以當美國物價上漲2%,他們才覺得嚴重,對台灣來講,可能1.5%就很嚴重了。」

台灣物價水準長期處於平穩,民眾對物價漲幅感受相對敏感。(攝影/許家嘉)
台灣物價水準長期處於平穩,民眾對物價漲幅感受相對敏感。(攝影/許家嘉)

邱俊榮補充,尤其台灣物價長期處於一個平穩狀態,薪資所得也未有大幅調漲,因此民眾對於價格的調波動就較為敏感。

基本工資最近一次調漲的幅度約為5.21%(2022元旦起基本工資調整為25,250元),但是這一波通膨的漲價範圍落在5%至10%,「光是民生物資最低漲幅就已經把基本工資漲幅吃掉了,調薪追不上通膨,民眾的感受當然就相對明顯。」

邱俊榮也強調,薪資調漲幅度牽涉到許多層面,雖難以期待大幅調薪,「但是薪資溫和上漲對於改善產業結構、優化產業表現也是很重要的力量。」

通膨下的反思

相較其他國家因疫情數度封城,台灣雖沒有受疫情影響而停工,但在2021年進入三級警戒後,仍導致內需業者的生計,大受影響。陳馨蕙強調,漲價潮除了反映原物料、薪資等成本提高,某種程度上也間接吸收了業者產業轉型、調整經營策略的成本。

「我們看到很多的商店被迫要去做數位轉型,因為封城時店家沒辦法招待客人,必須去配合外送平台送餐,或是建立自己的數位通路,甚至替餐點做一些包裝來加值。」

陳馨蕙認為,這波企業的調漲不只是為了增加利潤,最主要是為了未來經營上的穩定,以確保企業不會再因下一次重大的總體經濟變化而受到衝擊。

「如果這個企業積極轉型,提供更好更優質的產品,那麼它反應的漲價應該是可以給予一定的空間。」陳馨蕙強調,民眾對企業合理調漲、積極轉型應給予支持,若消費者覺得價格不合理,那也有選擇不去消費的權利。

部分店家調漲亦反映數位轉型的成本。(攝影/許家嘉)
部分店家調漲亦反映數位轉型的成本。(攝影/許家嘉)

邱俊榮則指出,不少人會選擇購置保值資產來避險,不論是不動產、黃金或股市,甚至現在也多了加密貨幣的選項,但這類現象也反映出社會資源的落差,握有相對多資產的人才有餘裕「逃避」通膨帶來的損失。

「誰可以買得起房地產來保值?誰可以買得起黃金來保值?通常是相對富有的人。」邱俊榮認為,即便經濟發展受到疫情衝擊,房地產交易似乎不受景氣影響,這源於近年來持續有大量資金投入房市。

「相對富有的人還比較能夠逃避物價上漲的威脅,窮人是沒有辦法逃避的,所以物價上漲會使得我們向來最關心的所得分配問題,更惡化。」

他強調,雖說所有在經濟體系裡面的人都會受物價上漲影響,但通貨膨脹某種程度上會加深貧富差距的惡化,因此政府在維護物價穩定之餘,如何降低通膨趨勢對經濟弱勢者的傷害,亦是同等重要的議題。

疫情衝擊下房地產市場仍熱絡。(攝影/許家嘉)
疫情衝擊下房地產市場仍熱絡。(攝影/許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