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常來這邊抽菸。」

跟著阿賢步上頂樓,這一方天地對他而言,彷彿是眼下台灣的縮影——自由、空曠、不受約束。將近26歲的他,原本在媒體公司上班,但為了追求移民的可能性,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報讀北部某大學碩士班。因為疫情來襲,已將近一年沒有回家。

反送中後掀移民潮 台灣廣納港生留台工作

2020年Covid-19肆虐全球,香港疫情不時陷入緊張,然而109學年度有2923位香港新生入學,創下歷史新高(見下表)。回望過去十年,來台讀大學的香港人越來越多;兩波高峰皆與民主運動呈現正相關:2014至2015年的新生入學人數,僅次於2020年,那兩年也正是雨傘運動發生前後時期。

除了考量學術自由、學費較香港高等教育便宜之外,也有像阿賢這樣的年輕人,將來台讀書視為「另一條移民路」。

為了留住優秀人才,台灣政府允許香港學生畢業後以HF 143/HF 171身份留台就業,只要達到「在台工作連續滿5年」、「每年在台灣地區居住183日以上」、「最後一年的平均月薪超過基本工資的2倍」等三大條件,即可向移民署申請定居。

此外,畢業後回香港工作滿二年後可申請回台,在台居留滿一年也可向移民署申請「定居證」(HF 169)。

對於資金不足以使用「投資移民*」、「創業移民」,或無法滿足「專業技術移民*」條件的年輕香港人來說,當一位「大留學生」也許是唯一的移民路。

*投資移民是指港人在台灣開立公司,只要創立資金達新台幣600萬(約156萬港元)以上,便能獲居留證。在台居留滿一年後,可以申請定居證。

*專業技術移民是指具有專業技術能力,並已取得香港或澳門政府之執業證書,或在學術、科學、文化、新聞、金融、保險、證券、期貨、運輸、郵政、電信、氣象或觀光專業領域有特殊成就者,通過主管機關審查,然後在台居留滿一年,即可申請定居證。

對香港前途感絕望 為移民來台念書

2019下半年,因反對「逃犯條例」而起的反送中運動正式爆發,從一開始溫和的上街遊行到後期激烈的警民衝突與暴力抗爭,甚至有人以死相諫,但香港政府直至9月才撤回修例,且在隔年,港版國安法通過後,自由派人士一一判刑入獄。眼見香港社會環境惡化,喜歡台灣的阿賢在同年7月前往高雄散心,同時作出到台灣讀研究所的決定。

「當時鐵了心,一定要移民台灣,但投資、技術移民都不行,只剩下讀書這條路。」阿賢毫不諱言,把工作辭掉、來台念書就是為了移民。

阿賢在香港從事影像創作,月薪約港幣1萬5000元,要拿出港幣150萬存款,必須八年不吃不喝才能做到。在專業領域還沒有得過任何獎項,也讓阿賢難以靠專業技術移民。

雖然移民路只能走得比別人迂迴,但對於手頭不算寬裕、也無特殊技能的阿賢而言,這已經是唯一的選擇。

進入校園後,「香港人」的身份備受同學及教授注目,甚至有教授建議阿賢撰寫有關香港的論文,並投稿到學術研討會,「他(教授)很鼓勵我,也說有些東西只有你可以寫。」自認不是讀書料的阿賢坦承,這是一個難忘的體驗。

雇主聘請意願低 港生留台工作挑戰大

*港生畢業工作後,可選擇「一般資格」或「評點配額」申請在台工作。一般資格在薪資上有嚴格要求,申請人月薪不得低於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數額(最新數字為新台幣47,971元)。而「評點配額」要求較低,只要符合各項要求(學歷、華語能力等),即可申請工作證。

畢業後留台工作、取得定居證,是阿賢心中最理想的未來劇本。根據勞動部統計,截止2020年底,國內共有857名港籍畢業生在台工作,較前一年大幅成長四成(41.6%),相較六年前,人數也是2014年的11倍之多。勞動部在6月更宣布開放更多「評點制」的名額,從一年2500人增加至3500個。

然而,看似熱情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不少港生求職碰璧的故事。

「我申請工作證花了2個多月,老闆差點不要我。」設計系畢業的May就表示,港生找工作要有「百發八中」的心理準備,「就算面試過了,申請工作證就是第二道關卡。」她認為,在程序上,聘請外國人比本國人複雜許多,已經讓不少僱主卻步。就算有意願聘請,但礙於部分公司沒有聘請外國人經驗,導致申請工作證時常常被主管機關退件。雖然最後如願成功求職,但May說,當時身心都很煎熬,就怕僱主嫌麻煩,收回錄取的決定。

May認為,台灣雇主聘請外籍畢業生意願低,開放更多「評點制」名額,實質意義不大。(圖/公視資料畫面)  
May認為,台灣雇主聘請外籍畢業生意願低,開放更多「評點制」名額,實質意義不大。(圖/公視資料畫面)  


雖然政府提供畢業港生長達一年的求職期,但對Ken而言,似乎還是不夠。Ken去年從航太科系畢業,求職即將一年,仍毫無回音。他認為這跟科系太冷門、出路不多有關,加上自己是外籍人士,找工作相對不容易。Ken透露,已打算先回香港工作2年,再用HF 169回台申請定居證。

一年求職期看似不短,但對港生而言,可以說是一場身心消耗戰——房租、水電瓦斯、手機網路等維持日常生活的開銷一毛也沒有少。來台前已做好心理準備的阿賢就說,現在正積極尋找工讀的機會,累積「銀彈」以度過可預見的漫長求職期。他坦言,畢業後如果找不到工作、積蓄也花光,就回香港工作,改用HF 169的方案移民,「但台港關係變化大,只怕這條路也斷了。」
香港高等教育競爭激烈 港生遠赴台灣完成大學夢

阿彥喜歡戶外運動,來台後經常去踏青。(陳祖傑/攝)
阿彥喜歡戶外運動,來台後經常去踏青。(陳祖傑/攝)

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資料,2020年有52687名考生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爭取約1萬5000個公立大學名額, 錄取率僅約28%。落榜者有人選擇再報考學費較昂貴(每年學費約港幣6、7萬)的私立大學,也有人選擇出國念書。學費相對便宜、距離相近的台灣,就成為不少港生的選擇。

阿彥因為成績一般、經濟條件有限,在2015年選擇到台灣就讀企管系。「因為台灣學費便宜嘛,在香港讀副學士大概要5萬(港幣)一年,那不如去台灣讀大學,當作見識世界。」

畢業後留台求職 錄取心儀工作

完成四年學業後,阿彥認為,香港商界奉行精英主義,一紙台灣文憑欠缺競爭力,因此選擇留台求職。「我既不是香港的大學畢業,也不像其他去歐美讀書的人英文那麼好,在香港找工作很吃虧。」阿彥舉身邊一位讀會計的朋友為例,畢業回流香港後,花了不少時間才找到工作。

跟May、Ken相比,阿彥的求職之路順利許多,畢業後約一個月,他就進入電商公司當「廣告投手」,職場上跟同事相處也非常愉快。「他們都會把我當台灣人看待,偶爾會笑我講話有口音啦,但這個還好。」阿彥認為,台灣不少新創公司願意給新人學習的空間,這在香港是非常罕見,「其實很少公司願意讓新手去投放廣告,因為風險大,但主管願意相信我,給我從錯誤中學習。」

在台工作快兩年,距離申請定居證還有三年時間,講到移民阿彥「沒有想太多」,但也說回流香港意願不高,「在台灣待久了,會不習慣香港的生活環境。」

Anita在2013到台灣升學,現在已取得國民身份證。(圖/受訪者提供)
Anita在2013到台灣升學,現在已取得國民身份證。(圖/受訪者提供)

跟還在移民路上邁步前進的阿賢、阿彥相比,Anita在一年前已率先衝過終點線,取得國民身分證,更在去年六月高雄市長罷免案時投下民主的一票,這是她人生中首次行使罷免權,但其實這些都並非在她當初的計劃裡。

脫離舒適圈 意外獲得移民資格

「如果不去台灣讀書,我會後悔一輩子!」個性充滿冒險因子的Anita表示,不想自己永遠待在香港這個舒適圈,而且台灣跟家鄉距離不遠,想念媽媽時隨時可以回家,因此在2013年選擇搭乘前往台中的飛機,到台灣延續學業。

畢業後Anita先回到香港工作,在職場上遇到提醒她可以移民台灣的同事,「她跟我說,你可以用HF169移居台灣啊。」Anita說,當初只想到台灣讀書的決定,從未想過移民,但眼見香港政治、社會環境每況愈下,也不得不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呼吸自由空氣 投下「罷韓」一票

辭去工作、在台居住一年,Anita在2020年初取得身分證。過程看似順利,但她透露,香港人要在台灣申請居留,必須找一位國人作保證人,對於雙方交情是極大考驗,「還好有找到願意幫我的朋友。」

台灣的海闊天空,跟香港的石屎森林形成強烈對比。2020年6月高雄市長罷免案,則是讓Anita上了一堂寶貴的民主課,「很爽啊!如果我們可以投票踢走(罷免)林鄭,我相信很多人會去投票,但可惜香港沒有這樣的機制。」

Anita認為,香港實施國安法、立法會選舉規則改變後,已經跟民主漸行漸遠,台灣的民主選舉制度因此更顯珍貴。

港台存在文化差異 勿用旅遊心態移民

政治事件的發生,總是會引發港人移民念頭,尤其在反送中運動後,2020年香港人取得台灣居留許可的人數幾乎暴增一倍。(見下圖)

但港人移民來台後,卻不時出現「水土不服」。「有個住在台中的客戶跟我抱怨,才晚上九點,餐廳都關門了,只剩便利商店有開;也有人說不習慣追著垃圾車跑,這些都是你旅遊時不會遇到的事。」

現在從事移民顧問,已經協助不少香港家庭來台的Anita表示,對於前來詢問的客戶,都會誠心建議他們,「不要用旅遊心態來移民」。她認為,雖然台灣是港人心中最熱門旅遊地點之一,但旅遊歸旅遊、生活歸生活,移民前必須做好準備,也要習慣在非都會區生活,否則移民路會走得很艱辛。

在台灣生活將近6年的阿彥也表示,港、台兩地存在文化差異,「香港做生意就是白紙黑字,一就一,二就二,不講人情。但台灣,還是有『彈性』。」他認為,香港人移民來台,要有把自己「歸零」的決心。

「把你在香港工作、生活的那一套規則拋棄,接納台灣模式,不然你一直拿香港跟台灣作比較,會過得很痛苦,也沒意義,因為你現在是在台灣生活。」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港人移民來台,需要一段適應期(圖/美聯社)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港人移民來台,需要一段適應期(圖/美聯社)

心繫家鄉 在台港人實踐「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隻身來到台灣後,阿賢總是密切關注香港發生的大小事,原本在香港從事創作的他,最在意言論自由。看到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被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他慨嘆,「當下覺得香港真的無藥可救,再跟這個政權硬碰硬,已經沒什麼用。」

活在自由的台灣,阿賢認為,中共、港府不斷篡改歷史,自己能做的,就是用文字、影像紀錄這一切,「就看誰『墨水多』,我在台灣可以盡情寫,你怎麼篡改都沒用。」

另一方面,反送中運動後,部分抗爭者逃到台灣,一些在台灣創業的港人開始組織「黃色經濟圈」,將部分收入用在支援抗爭者的日常開銷。阿彥跟Anita都表示,願意捐款給相關店家,協助「手足」。

6月17日,香港蘋果日報5名高層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並於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為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寫下句點。(圖/美聯社)
6月17日,香港蘋果日報5名高層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並於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為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寫下句點。(圖/美聯社)

年輕港人普遍抗拒中國「出香港記」未見終點

24年前的晚上,在一片風雨中,香港正式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大英帝國152年又10個月的殖民時期。

24年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年輕人卻越來越少——根據香港大學在6月最新發布的港人身份認同調查顯示,30歲以下的香港人,只有2.4%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則有67.9%。

民心尚未回歸,在中國不斷加強控制香港的情況下,年輕港人的「出香港記」,似乎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回歸24年,中國不斷灌輸「愛國」觀念,但港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卻相當低。(圖/美聯社)
回歸24年,中國不斷灌輸「愛國」觀念,但港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卻相當低。(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