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公視新聞網越洋聯繫到兩位就讀仰光教育大學(Yangon University of Education)的學生Amon和Hnin,他們同時也是全緬學生聯合會聯盟(The All Burma Federation of Student Unions, 簡稱 ABFSU)的成員,過程以加密通訊軟體Signal聯繫。
Amon和Hnin跟我們分享過去一個多月,緬甸各地示威最新狀況,以及為什麼學生會走上街頭。
政變後的緬甸,沒人敢說,什麼事絕對不可能發生;時斷時續的斷網,通訊不自由、言論不自由,他們擔憂,接下來面臨的將會是人身安全威脅與絕對不自由。
臨時文人政府起義 緬甸政局陷混亂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以「大選舞弊」為由發動政變,將國家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總統溫敏(Win Myint)以及多位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NDL)高層人物逮捕並軟禁,接著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由軍隊接管政府一年。
政變發生一個多月以來,隨著緬甸各地陸續出現大大小小的示威,軍方鎮壓的手段也愈趨強硬,除了大舉逮捕示威群眾,更祭出真槍實彈驅散人群。
3月15日,部分全國民主聯盟遭軍方罷黜的國會議員,組成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CRPH)設立臨時文人政府、推選前國會議長曼溫凱丹(Mahn Win Khaing Than)為臨時領袖。
緬甸臨時文人政府領袖曼溫凱丹說:「這是國家最黑暗時刻,黎明已近,將建立聯邦制民主政體,也是在種種壓迫下,被獨裁統治數十年的所有族裔弟兄們心之所向,這場革命,讓我們有一起努力的機會。」
19歲少女之死掀眾怒 22222大罷工
2月19日,緬甸首都奈比都(Naypyidaw)出現第一位抗爭犧牲者 — 年僅19歲的少女Ma Mya Thwet Thwet Khine 在2月9日示威行動中因頭部中彈腦死,宣告不治,此事件被視為是示威活動的轉捩點。
三天後,民眾發起「22222全國大罷工」,上萬民眾無懼軍方威嚇走上街頭,成為政變後規模最大的抗爭行動之一。
遍地開花 小鎮每日集結示威行動
Amon今年21歲,就讀仰光教育大學四年級,即將畢業。她的家鄉在緬甸南部,距離仰光約148公里遠的伊洛瓦底省Bogale鎮。因為疫情,學校從去年二月開始停課,Amon選擇回到家鄉長住。
「人們從2月8日開始和平示威,通常遊行會從早上9點開始,居民從廣場出發,大概兩到三個小時會結束遊行。」 Amon告訴記者,政變發生後,Bogale鎮每天都有民眾上街和平示威。
Bogale鎮的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居民多以機車為主要工具,示威隊伍中,居民一邊騎著機車緩慢前進,一邊吶喊口號:「還政於民」、「反對軍政府」、「軍人不要殺害人民」,並以右手高舉象徵反極權的三指手勢。
受訪這一天是3月5日,Amon也提到,白天村民行動方式還算和平,「不過早上配備武器的軍人來了,他們警告可能動用武力驅散群眾,幸好這次示威遊行是成功的,沒有發生流血衝突。」
Amon出生在20世紀末,她坦言,對於小時候軍政府執政的記憶很模糊,但她從網路和書籍上,看到不少相關的資訊,父母也曾提及過去黑暗時代的慘況。
「對我來說,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政變。緬甸軍方已經發動過兩次政變,當時人們承受很多苦難。但我和我的父母都知道,這個軍政府對國家有多不好,我們實在無法接受。」
但上街頭爭取權益,對Amon來說,並不陌生。2019年,為了反對緬甸政府對若開邦(Rakhine)地區進行斷網,她就參加過示威遊行,當時Amon就曾經想像過,也許有一天她會再次走上街頭。
「我想很多年輕人都跟我一樣,我們不接受政變,不想輸掉我們的未來,以及國家的下一代。」
Bogale的示威行動雖然微小,但鎮上居民持續在各個面向努力推撞叛變的軍系,企圖撼動政權。
「我一直都想要爭取正義。這次看到很多年輕抗爭者的犧牲,我非常難過,同時卻也替他們感到驕傲,因為他們都是為了正義、自由以及緬甸的未來在奮鬥。」
緬軍實彈鎮壓 示威者每天與催淚彈賽跑
相較於小鎮的和平氛圍,大城市裡的激進抗爭,強度與力道就數以倍計。
跟Hnin約定在3月7日,仰光時間晚間七時用加密軟體Signal通話,這天之前,他天天向遊行隊伍報到。
Hnin和幾位全緬學生聯合會聯盟的成員,留在仰光加入抗爭行動,他們每天面對的是軍警強勢的武力鎮壓。「他們用橡膠子彈、催淚彈甚至實彈來對付示威者,每天上街頭,就是『一直跑』。」
當軍方要出擊,是不像民主國家有程序,還有「預告期」。曾經有一次,Hnin也躲不過催淚彈的襲擊,他形容最接近催淚彈的時刻,「當下難以呼吸,而且什麼都看不見。」只能趕快用濕毛巾來遮掩口鼻,快速逃離現場。
在仰光(Yangon)、曼德勒(Mandalay, 台灣稱瓦城)等大城市,有許多跟Hnin一樣的年輕示威者,他們多半都是學生。3月3日緬甸各地出現示威,根據外媒報導當天至少有38人死於警方鎮壓。而當天在仰光示威的Hnin所知道的是,警方逮捕了至少300位學生,其中一位是Hnin的摯友,同時也是仰光教育大學的學生會會長 - Ko Sint Naing。
得知消息當下,Hnin馬上通知學校的老師及律師, 請他們到仰光的永盛監獄 (Insein Prison)探望Ko Sint Naing。3月9日Hnin來訊通知,律師回報Ko Sint Naing人很平安,有望近期獲釋。
「曼德勒和鄰近的蒙育瓦(Monywa)應該是目前鎮壓狀態最嚴重的城市,那邊的警察是用真槍實彈對付民眾,並且毆打逮捕示威者。在今天(3月7日)的示威行動中,他們也抓走了超過50名學生」,Hnin說。
全境宵禁、大斷網 夜半槍響搜捕逮人
軍方已在緬甸全境實施宵禁,時間從晚上八點至凌晨四點,民眾不得外出。然而,警方仍會在夜間至民宅搜捕示威者,甚至動用橡膠子彈等武器。
Hnin回憶起有一晚,警方在非常接近她住的地方行動,當晚出現槍響,一些民眾遭到逮捕。「有些人甚至不是示威者,他們(軍方)就是抓走任何想抓的人。」
政變發生至今,陸續有緬軍執行斷網的消息傳出,但正如外界所知,緬甸全國至少發生過三次大斷網,軍方此舉以「社會穩定」為由,卻造成民眾生活不便,也讓抗爭行動串連更加不易。
在仰光的Hnin回想起,過去一個多月,除了2月1日政變當天是斷網狀態,2月4日至5日也發生過同樣的情況,之後使用網路的品質下降很多,每天凌晨也有進行管制。「政變之後,網速下降很多,每天凌晨一點至隔天早上九點前,也不能使用網路。」
Hnin說,示威者通常透過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等社群媒體來號召行動,但網路受到軍方管控,民眾必須轉向透過VPN「翻牆」上網,或甚至用「口耳相傳」來互相告知重要訊息。
住在Bogale鎮的Amon就說,政變發生後,網路訊號就變得很微弱,有時候甚至無法連線。不過還好Bogale鎮範圍很小,村民們大多互相認識,即便沒有網路或電話斷線,也能用口頭告知,彼此知道行動訊息。
當我們透過通訊軟體Signal,與Hnin與Amon聯繫時,通常要等到台灣時間的傍晚時分才會得到回覆,每當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往往會擔心雙方無法現聲聯繫。儘管仰光的對外通訊訊號其實沒有想像中差,但偶爾仍會聽不太清楚,偶爾也會有訊號不良的狀況,聽不清楚的內容,往往要再透過文字訊息,反覆確認。
翻牆聯繫「奶茶聯盟」 傳承抗爭經驗Be Water
時而斷、時而續的網路,也讓緬甸的示威者在黑暗中望見一絲曙光。
透過網路,行動者獲取「奶茶聯盟」中香港、泰國運動者的抗爭經驗,不管是最實際的頭盔、雨傘、旗幟等上街裝備,到「無大台」和「Be Water」的行動策略,都可以看到類似元素突破封鎖、跨越國界,流動到緬甸這次的示威運動上。
Hnin說,緬甸示威者的很多行動,確實是向泰國、香港學習而來。像是示威者在隊伍中使用手勢、利用身體語言向後方群眾傳遞訊息,還有帶上水瓶對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催淚彈,或在地上擺出磚塊陣阻礙警方腳步等,都是效仿2019年香港的抗爭運動。
香港的抗爭,如水流動到亞洲各地,隨後兩年來,香港人迎來的仍是不平靜的生活。現在緬甸也是。
三月的緬甸,結束了二月涼爽宜人,進入接近四十度高溫的悶熱,然而抗爭者各個緊戴口罩、防毒面罩。Hnin解釋,一方面是疫情關係自我保護,一方面也是擔心被軍警記下長相,日後面臨秋後算帳。
她也透露,前線示威者的面罩、護具大多是來自捐贈,來源包含國內外,但詳細情形,Hnin也不太清楚。只是一般民眾現在要購買到這些裝備也非常困難,價格更順勢水漲船高。
結合民情出招 將領照片佈陣、高掛「籠基」
為躲避警方追捕,緬甸示威者也發展出符合當地民情的創新招數。Hnin告訴記者,緬甸習俗認為女性籠基(Longyi)是不潔的,因此當男性從裙底經過,會替他們招來厄運。
於是示威者在大街小巷掛上籠基,警方必須先拆下裙子才能通行,Hnin形容這是緬甸特有的「籠基盾(Longyi Shield)」,可成功拖延警方追捕。
此外,示威者也在地上貼滿軍事頭子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的照片,軍人基於不能犯上的原則,只能先撤除照片或繞道通行,這也成了示威者相當得意的招數之一。
抗爭行動創新 公民不服從運動獲響應
行動準則始於阿拉伯之春,已成全球抗爭者共同意識的(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 CDM),也是這次緬甸示威者的主要行動之一。在各大城市的遊行隊伍中,都能夠看到民眾穿著各行各業的制服,響應CDM的行動。
Hnin也補充他所觀察到的,「在仰光的公務員進行罷工,學生不去上課,民眾也選擇不繳稅,並且抵制軍方的所有事業。」
Hnin坦言,身為緬甸的年輕世代,生活上相對享有自由民主,但目前這份在2008年,由軍政府舉辦的公投並修訂的憲法,雖然賦予緬甸社會舉行民主選舉的基礎,但仍為軍方保留了掌握政治實權的關鍵權利。因此他也曾經想過,或許有一天自己會需要走上街頭。
示威者續爭自由:國際社會勿忘我們
2月1日政變後,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至今仍遭軍方軟禁,她並獲緬軍指控多項罪名,包括違反防疫禁令聚眾、違法持有無線對講機、違反通訊法與意圖煽惑群眾動亂等。
翁山蘇姬曾於3月1日進行視訊庭訊,原訂本週一(15日)再度開庭,因「技術問題」審訊延期至下週三。
緬軍持續鎮壓示威,14日在仰光的萊達雅區(Hlaing Tharyar)至少有22人喪生,加上其他地區至少39死。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AAPP)表示,在這場血腥行動後,緬甸抗議人士死亡人數增至126人,且截至13日已有超過2,150人被捕。
隨著情勢升溫,緬甸的示威者也積極尋求國際間的支持回應。Hnin 所參與的全緬學生聯合會聯盟(ABFSU)長期關注緬甸人權議題,尤其軍政府對異議人士的打壓。
他藉此呼籲,希望國際社會持續對緬甸投以關注。正如同2010年正式啟用緬甸新國旗,三色底線象徵:以勇敢和決心,團結群眾,為這青蔥翠綠的國家,爭取和平與安寧。
「緬甸的人民正在為民主奮鬥,我們熱愛自由、熱愛正義,更熱愛民主,所以必須去爭取我們所愛的事物。」
(緬甸軍方持續搜捕示威者,考量到接受外媒採訪有安全疑慮,本篇報導中兩位學生Amon和Hnin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