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正時期的關東大地震、26年前的阪神大地震到十年前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多震之國日本很早就開始研擬因應天災的對策。
然而,311大地震連帶引發海嘯、火災、核災,釀成超乎想像的複合型災難,給了日本人最痛的領悟:碰到這類大型災害,不僅無法單一期待依靠警消醫護及時救援,事後更無法期待政府安置與補償能快速到位。相對地,民間「自助」和「互助」的能力,反成為關鍵的保命符。
危機意識提升 家庭為最基礎防災單位
川上晴菜家在千葉縣,十年前還是小學生,地震發生當下,她正在同學家玩。她描述當時突然一陣天搖地晃,嚇了好一大跳。「櫃子、書架上的東西掉了滿地都是,我很擔心那個櫃子會倒下來砸傷我們。」
因為身上沒有帶手機,川上晴菜一度無法跟家人取得聯繫,折騰到晚上才和別人借到電話、確認家人平安後,才趕緊回家。在東京工作的爸爸,則因為電車停駛,在公司留住一晚後,隔天從東京徒步走了5個小時的路回到千葉,一家人總算平安團聚。
「我的家人都是在東京工作或唸書,所以從那次之後,我們就約定好,如果再發生大地震,要在秋葉原的一個防災公園集合。」川上晴菜說。
許多家庭跟川上家一樣,經過震災後開始嚴肅檢視災害風險,並制定家庭防災對策,也會不時叮嚀孩子要注意安全。
物資短缺經驗餘悸猶存 防災包定期補貨
出身埼玉縣的成田清佳說,日本人原本就習慣準備一個防災包放在家裡,大震發生前,多數日本人的心態也沒那麼謹慎,不太會例行檢查裡面的物品,常常把食物放到過期了也不知道。
3月11日後,商店的衛生紙、乾電池、食物、瓶裝水等物資通通被一掃而空,成田清佳回憶,物資嚴重短缺情形長達一個月。「在那以後,媽媽們開始變得會定期檢查包包裡的東西了。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住在地震頻繁的國家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日本人不再輕忽防災包與安全儲量的必要性,除了定期替換、補貨以外,也會將政府的防災手冊放在裡面,以備不時之需。
議員防災演練戴折疊式頭盔 學童發「走路回家」地圖
日本學校大概兩至三個月會做一次防災演練,若地震警報來襲,所有人要先戴上入學時的「標準配備」──防災頭巾,躲到桌子底下,這時學校廣播會播放「地震音效」,增加擬真感。等到震動階段結束,再依老師引導,進行避難疏散到操場或體育館。
特別的是,日本的中小學還會演練「如何走路回家」——每位學生會拿到一份地圖,在上面畫出從學校走回家的路線,再由老師領隊帶大家走回家。「不過大概是因為老師要把所有學生送回家才能休息,實在太累了,所以每三年才會演練一次。」川上晴菜回憶當時,班上同學路上有說有笑,累了還到旁邊投個飲料、買枝冰棒,防災演練也成了獨特的「類遠足」回憶。
來自神奈川縣的鄉家一希,也有類似的經驗。他表示,以前唸小學的時候,學校會特別把全校學生聚集起來,將住在同一個町(類似台灣的里)的人分成一組,互相認識。「如果發生災害導致必須走路回家的時候,就會由六年級的同學負責帶中低年級的學生一起走,那時你就會看到很多戴著尖尖頭巾的人在路上行走。」
不僅是學校,日本許多企業、公家單位、療養院等幾乎都會定期實施防災演練,形成獨有的「防災文化」。連日本的國會也會每年進行演練,與會的議員都要戴上防災頭巾,或練習組裝折疊式安全帽,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表示,「這是為了提醒大家,隨時保持警覺來參加會議」。
公園娛樂兼避難 鞦韆架帳篷、長凳改廚灶
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建設娛樂、避難兩用的防災公園,不只有儲放食物和工具的倉庫,遊樂設施還可依據災害需求,立即改裝成避難設施,包括儲水箱、防災棚以及移動式廁所都是防災公園的基本配備。
像是位於北海道的相生公園,民眾只要按步驟搭起帳棚,就可以將鞦韆變成簡易庇護所;山口縣茂原公園的魚型遊樂設施,架設帳棚後可改裝成容納50人的堅固庇護所,能夠抵擋13級的強風,園內的儲備倉庫有應急的物資,長凳可拆成桌子和爐灶,不只讓民眾在避難期間能夠煮飯,還可以製作熱水袋以及幫醫療用具做簡易的沸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