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正時期的關東大地震、26年前的阪神大地震到十年前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多震之國日本很早就開始研擬因應天災的對策。


然而,311大地震連帶引發海嘯、火災、核災,釀成超乎想像的複合型災難,給了日本人最痛的領悟:碰到這類大型災害,不僅無法單一期待依靠警消醫護及時救援,事後更無法期待政府安置與補償能快速到位。相對地,民間「自助」和「互助」的能力,反成為關鍵的保命符。

危機意識提升 家庭為最基礎防災單位

川上晴菜家在千葉縣,十年前還是小學生,地震發生當下,她正在同學家玩。她描述當時突然一陣天搖地晃,嚇了好一大跳。「櫃子、書架上的東西掉了滿地都是,我很擔心那個櫃子會倒下來砸傷我們。」


因為身上沒有帶手機,川上晴菜一度無法跟家人取得聯繫,折騰到晚上才和別人借到電話、確認家人平安後,才趕緊回家。在東京工作的爸爸,則因為電車停駛,在公司留住一晚後,隔天從東京徒步走了5個小時的路回到千葉,一家人總算平安團聚。

311大地震發生當時,東京新宿站附近的人群聚集到大馬路上避難。(圖片來源:Yahoo Japan 東日本大震災 写真保存プロジェクト)
311大地震發生當時,東京新宿站附近的人群聚集到大馬路上避難。(圖片來源:Yahoo Japan 東日本大震災 写真保存プロジェクト)


「我的家人都是在東京工作或唸書,所以從那次之後,我們就約定好,如果再發生大地震,要在秋葉原的一個防災公園集合。」川上晴菜說。

許多家庭跟川上家一樣,經過震災後開始嚴肅檢視災害風險,並制定家庭防災對策,也會不時叮嚀孩子要注意安全。

物資短缺經驗餘悸猶存 防災包定期補貨

出身埼玉縣的成田清佳說,日本人原本就習慣準備一個防災包放在家裡,大震發生前,多數日本人的心態也沒那麼謹慎,不太會例行檢查裡面的物品,常常把食物放到過期了也不知道。

3月11日後,商店的衛生紙、乾電池、食物、瓶裝水等物資通通被一掃而空,成田清佳回憶,物資嚴重短缺情形長達一個月。「在那以後,媽媽們開始變得會定期檢查包包裡的東西了。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住在地震頻繁的國家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日本人不再輕忽防災包與安全儲量的必要性,除了定期替換、補貨以外,也會將政府的防災手冊放在裡面,以備不時之需。

川上晴菜平常在家中儲備的防災物品,除了飲用水、乾糧泡麵之外,還有攜帶式如廁用品,跟緊急睡袋。(圖/川上晴菜提供)
川上晴菜平常在家中儲備的防災物品,除了飲用水、乾糧泡麵之外,還有攜帶式如廁用品,跟緊急睡袋。(圖/川上晴菜提供)

議員防災演練戴折疊式頭盔 學童發「走路回家」地圖

日本學校大概兩至三個月會做一次防災演練,若地震警報來襲,所有人要先戴上入學時的「標準配備」──防災頭巾,躲到桌子底下,這時學校廣播會播放「地震音效」,增加擬真感。等到震動階段結束,再依老師引導,進行避難疏散到操場或體育館。

日本幼稚園小朋友也要定期接受防災演練,每個人要戴上防災頭巾、躲進桌子底下。(圖片來源:Twitter @genki_shirako)
日本幼稚園小朋友也要定期接受防災演練,每個人要戴上防災頭巾、躲進桌子底下。(圖片來源:Twitter @genki_shirako)


特別的是,日本的中小學還會演練「如何走路回家」——每位學生會拿到一份地圖,在上面畫出從學校走回家的路線,再由老師領隊帶大家走回家。「不過大概是因為老師要把所有學生送回家才能休息,實在太累了,所以每三年才會演練一次。」川上晴菜回憶當時,班上同學路上有說有笑,累了還到旁邊投個飲料、買枝冰棒,防災演練也成了獨特的「類遠足」回憶。

來自神奈川縣的鄉家一希,也有類似的經驗。他表示,以前唸小學的時候,學校會特別把全校學生聚集起來,將住在同一個町(類似台灣的里)的人分成一組,互相認識。「如果發生災害導致必須走路回家的時候,就會由六年級的同學負責帶中低年級的學生一起走,那時你就會看到很多戴著尖尖頭巾的人在路上行走。」

不僅是學校,日本許多企業、公家單位、療養院等幾乎都會定期實施防災演練,形成獨有的「防災文化」。連日本的國會也會每年進行演練,與會的議員都要戴上防災頭巾,或練習組裝折疊式安全帽,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表示,「這是為了提醒大家,隨時保持警覺來參加會議」。

日本眾議院也定期實施防災演練,所有議員都要戴上折疊式安全帽。(圖片來源/前眾議院公明黨眾議員遠山清彥Twitter)
日本眾議院也定期實施防災演練,所有議員都要戴上折疊式安全帽。(圖片來源/前眾議院公明黨眾議員遠山清彥Twitter)

公園娛樂兼避難 鞦韆架帳篷、長凳改廚灶

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建設娛樂、避難兩用的防災公園,不只有儲放食物和工具的倉庫,遊樂設施還可依據災害需求,立即改裝成避難設施,包括儲水箱、防災棚以及移動式廁所都是防災公園的基本配備。

像是位於北海道的相生公園,民眾只要按步驟搭起帳棚,就可以將鞦韆變成簡易庇護所;山口縣茂原公園的魚型遊樂設施,架設帳棚後可改裝成容納50人的堅固庇護所,能夠抵擋13級的強風,園內的儲備倉庫有應急的物資,長凳可拆成桌子和爐灶,不只讓民眾在避難期間能夠煮飯,還可以製作熱水袋以及幫醫療用具做簡易的沸騰消毒。

山口縣三田尻中關港附近的防災公園(影片來源:每日新聞)

然而,官方和民間做了這麼多準備,311大地震這個「期中考」,卻又再次給了日本一次當頭棒喝,政府開始注意到,看似完整的防護網未能罩住的脆弱之處。

「互助」成新一代防災重點 打造民間防災國家隊

日本文部科學省在311大震隔年,也就是2012年,針對災區中小學做了一份調查,發現雖然大多數學校定期實施防災演練,也有明定危機管理流程,但是大多都是把學生疏散到操場,或是附近的防災公園和避難所就結束了。僅有少數設想到,如果碰到毀滅性的大災難,該如何確認學生安否,或是若學生家長罹難、無法來接小孩,該如何安置學童。

研究還顯示,僅有三成的學校,有固定辦理防災教員的研修課程;甚至只有一成與當地公部門和防災機構合作,在平日就定期整備指定的避難所,可見在看似嚴謹的表面下,仍有許多漏洞尚待補足。

不過到了2015年,文部科學省正式將防災教育預算化,要求學校將防災教育視為重點工作,也將防災對策從學校內部,拉升至鄰近社區合作,甚至是區域全體參與的層級。防災和救災不再只是政府、醫護警消的責任,而是一種全民參與的活動,包括自治會、教會、私人企業都被賦予角色。

比方說,災時學童等不到監護人來接時,地方社福團體能依照平常協定幫助學童安置。若災時學校教職員來不及趕來開設避難所,社區居民也能成為營運代理人,如此社區與校方合作,成為重要課題。

學校的防災教育,也從單純的「教職員引導、學生受助」的模式,轉為「以教育未來地方防災人才」為核心,設定從幼稚園到大學的教學目標。如下表:

培養民間「防災士」 打造地方韌性與應變力

日本非營利組織「日本防災士機構」也建立「防災士」的專業考核制度,除了在平日推廣防災知識的主要任務外,當災害發生時,協助地方社區採取正確的應變措施,降低人員傷亡率,達成個體自保、區域互助及全民協力的三大目標。

2003年日本首批通過的防災士僅216名,然而在311發生後隔年(2012),通過人數突破一萬人,累積至今(2021)已有超過二十萬名合格的防災士,顯示有更多的人願意投入專業訓練。

日本防災士針對可能發生之緊急危難進行演習。(圖:日本防災士会奈良県支部 )
日本防災士針對可能發生之緊急危難進行演習。(圖:日本防災士会奈良県支部 )

盼記取教訓 防災經驗傳承成考驗

311之後的十年間,日本又陸續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地震、洪患等災害。從防災政策、民間行動、防災教育,都可以看出日本對災害預防的重視。

然而,人總是健忘的,成田清佳就提到,311之後有段時間日本女性上班族捨棄難移動的高跟鞋,選擇輕便的運動鞋上下班,方便隨時逃生,「但是到了最近會發現,大家又穿回了高跟鞋。」

針對未曾經歷巨大震災的新世代,該如何讓人民清醒地保有危機意識,並將既有的防災體系持續傳承,是日本每任政府的必要考驗。也因此,文部科學省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讓地方與學校互助,不僅讓學子建立起防災意識與救災技能,更使得地方有了更強的連結。「韌性」和「自癒力」,或許是這場不幸的災難後,日本人得到最珍貴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