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角小P跟島民瑞奇的對話中,可以整理出三個問題點:
- 為什麼每年都聽到農民在抱怨「價格崩盤」?
- 產地到市場價格翻倍,難道都是「菜蟲搞的鬼」?
- 消費者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直接幫助到農民?
接下來我們就試圖來回答這些問題。由於篇幅較長,本篇會聚焦在第一、二項,第三項將在下篇續談。
一、為什麼每年都聽到農民在抱怨「價格崩盤」?
首先我們必須認知到,每項農作物銷售價格波動原因都不盡相同,應綜合考量作物生長特性、生長期間的氣候狀態、市場需求變化、產量過剩或欠收等因素,就算是同一作物售價在不同時間點崩盤,都有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
2020年4月27日當天,有則新聞引發熱烈討論:西瓜價跌至50年來最低 農民嘆血本無歸
我們就以這次的西瓜崩盤為例來探討其中原因吧!
協助農夫自產自銷的網路平台「壽豐印象」創辦人盧紀燁,長期在花蓮縣壽豐鄉關心西瓜生產情況,他認為,西瓜價崩問題非一朝一夕,武漢肺炎疫情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首先,西瓜能出口外銷比率的非常低,全台灣的西瓜只有1%到2%的出口比例,原因除了重量重、不易運輸以外,也因為台灣西瓜長年受害蟲「瓜實蠅」所擾,必須用藥防治,導致藥檢結果難符合國際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西瓜銷售幾乎全都是仰賴國內市場。
今年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部分年初生產的蔬果率先受影響,進而產生連鎖效應,拖累了西瓜價格,下面我們就舉兩種產品來做說明。
鳳梨釋迦和高麗菜雙雙受害 把西瓜也拖下水
說到外銷則不得不提到,鳳梨釋迦。它原本外銷主力投注在中國,當2月進入盛產期後,不巧今年遇上中國疫情嚴重,導致出口訂單大減,鳳梨釋迦只好轉向尋求內銷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