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日前拋出勞工政策的新震撼彈,「有機會當上中華民國總統,我會主動廢除一例一休」,引發討論後又改稱將「重新調整」。他認為台灣低薪問題是「經濟是出了問題」,而勞工和中小企業主非常辛苦。

韓國瑜批評蔡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是「卡了老闆的喉嚨,餓了勞工的肚子」,因此他才提出一例一休要檢討和要廢止的說法,就是台灣的勞工想要加班多賺一點錢,老闆也不會違法讓員工加班,才是真正的「苦民所苦」。

蔡英文在競選時提出「勞動政策六大主張」,就將「縮短勞工的年總工時」放在首位,希望透過實施「每週40工時制度」和落實「勞工每週休假兩天」,來減少過勞所引發的職災,之後延伸成現行的「一例一休」政策。

「一例一休」的核心就是降低工時,其中的「例」指的是例假日,「休」指的是休息日。雖然都是假日,但最大的差異是,雇主不得要求勞工在例假「加班」,而休息日「出勤」需事先徵得勞工同意,且要多發給勞工加班費。其中也限制雇主不得「任意」調整例假日和休息日,必須透過勞資雙方協商合意後調整,來保障勞工休息的權益。

在2016年的《勞動基準法》修法後,一例一休政策正式上路,當時嚴格規定做勞工連續工作六天必須例假一日,而休息日加班費比平日加班費高。休息日加班時數計算,以4小時為單位,勞工加班小於4小時,發給4小時加班費;加班介於4到8小時,發給8小時加班費;加班介於8到12小時,發給12小時加班費。

因一例一休嚴格的規定和高額的加班費,引起當時企業主不滿。而蔡政府認為達成「週休二日」所以以「全國國定假日必須統一」為說法,刪減七天國定假日(元旦翌日/1月2日、青年節/3月29日、教師節/9月28日、光復節/10月25日、蔣公誕辰/10月31日、國父誕辰/11月12日以及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改為只紀念、不放假。

此舉也引發勞工團體的抗爭,發起長達200多個小時的絕食行動,也讓蔡英文表示「對民進黨來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情」。

但在2018年1月《勞基法》再次修法,大量放寬原本一例一休的規定,給予企業主和勞工「彈性」。休息日加班費核發,改為依實際加班時數核實計算;加班工時限制從單月不超過46小時,改為不超過54小時,三個月加班時數加總不超過138小時;輪班制勞工間隔11小時休息,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得縮短為8小時。勞工團體就批評,修法反而使勞動權益倒退,根本是「勞基法修惡」。

根據勞動部的統計指出,我國「全時就業者(全職)」每週經常性工時,已由2016年的43.3小時,降至2018年的42.2小時,低於鄰近的日本44.3小時,與韓國45.7小時。仍然與蔡英文的競選承諾「每週40工時制度」有一段落差。

行政院主計總處分析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中的「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台灣「每週經常性工時(排除自營者)達50小時以上」的勞工數據來看,雖近年已低於馬英九總統第二任期的數據(2012年為9.1%、2013年為11.9%(近十年最高)、2014年為11.1%及2015年為10.2%),在蔡政府任內於從2015年的8%,下降到2016年和2017年皆為5.9%,但還是高於OECD中位數5.5%。

台灣2017年的數據與OECD會員國及其夥伴國比較,在41國當中排名第22名,雖低於鄰近的日本17.9%及南韓25.2%,仍不算是前段班。但在勞動現場,國內還有近5.9%民眾每週經常性工時,會超過50小時以上。

韓國瑜在選前拋出廢止「一例一休」的政見,引發藍綠爭議,但回到保障勞工權益的立場,2018年台灣就業者年總工時為2033小時,高居OECD國家第四名,高工時、低薪仍是台灣勞動現場的常態。

如何維護勞工應有的勞動條件和薪資,這不僅是需要領導人智慧,更現實還是要回到立法院《勞基法》各黨各派修法的角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