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Omicron疫情擴散,燒出防疫保單之亂,多家產險公司以「重複投保」為由拒絕承保,也讓第一線業務員承擔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壓力。一位在保險經紀人公司任業務員的T小姐(化名)透露,她經常在一天內多次登入產險公司官網,查詢客戶保單編號成立進度,也發生經手的客戶確診重症,人在醫院救治,但當時「他的兆豐跟中信就是在途保單,我也卡在中間,不知道要怎麼跟客戶說」焦慮難熬就是她這段期間的工作寫照。

某保險經紀人公司任業務員的T小姐(化名)自從4月各家產險公司緊急停售防疫保單以來,客戶電話接到手軟。
某保險經紀人公司任業務員的T小姐(化名)自從4月各家產險公司緊急停售防疫保單以來,客戶電話接到手軟。

拒保4大奧步 金管會出手要求改善

五月底金管會統整產險公司的「拒保4大奧步」,包含「無故拖延」、「不給合理補件期間」、「請保戶臨櫃親簽後,以保戶簽名與之前保單不同而拒保」、「重複投保拒保」等理由,並要求產險公司盡速改善,在本月初回報核保態度。

T小姐表示,最初產險業者「根本沒有說你有買過同業的保單,我們就不賣,」因此就連自己在賣保險,都不知道客戶只能投保一家防疫險。

過去一個多月,富邦、中信、和泰、兆豐等產險公司保戶在社群平台組成互助自救會,也讓「保單之亂」出現轉機;和泰、中信、兆豐等5家產險公司放低姿態,接受重複投保,保戶也從一開始抱怨各種受刁難的樣態,到近期陸續開始有人分享,已獲得核保通知的新進展。

富邦產險保戶組成LINE群組自救會,5月份爆量訊息反映收到該公司「不續保」通知簡訊,或被告知「不接受」重複投保。
富邦產險保戶組成LINE群組自救會,5月份爆量訊息反映收到該公司「不續保」通知簡訊,或被告知「不接受」重複投保。

爭議較大的富邦產險於6月7日公開聲明強調,100萬在途件多為短期內大量湧入的續保件,已全員盡力投入核保作業,預計6月底前完成核保,絕無藉故拖延不核保。不過「重複投保」的處理態度,公司仍維持5月底的聲明立場:基於承保能量及風險胃納程度考量,若被保險人已持有富邦或其他公司保單將婉拒承保,但疫苗險並不在婉拒承保的範圍中。

防疫保單套用「複保險」條款 保險員:混淆客戶

T小姐和不具名的富邦保險員X先生,對富邦拒絕「重複投保」規則不以為然,T小姐認為,「複保險」的定義是假設一棟房子火險投保一千萬,就算保戶買了兩家、三家、四家保單,可獲理賠金額上限仍為一千萬,「但是他們把這個事情混淆到客戶身上,你買第二張就叫複保險,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

X先生也說,「複保險」用在火險、車險等產物保險合理,但這個概念並不適合用在人身上,因為人的健康是無價的,「你不可能買很多車險,然後就賠很多倍,會有道德風險, 可是保險公司卻用『損害填補原則』在防疫保單這件事,我覺得其實蠻好笑的。」

富邦產險保戶組成LINE群組自救會,5月份爆量訊息反映收到該公司「不續保」通知簡訊,或被告知「不接受」重複投保。
富邦產險保戶組成LINE群組自救會,5月份爆量訊息反映收到該公司「不續保」通知簡訊,或被告知「不接受」重複投保。


財團法人金融評議消費中心解釋,防疫險多屬於「定額保險」,沒有複保險的適用問題,只要保險公司核保完成,就應該對這份保單負責,也就是說,當保險公司在核保完成契約成立後,「不可」再以複保險或重複投保的理由拒絕理賠。

不過評議中心也強調,如果保險公司是在受理民眾要保書的階段,基於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機制,保險公司可以自行評估是否承保。

防疫險沒先講好「只能保一張」 學者:難怪大家生氣

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說,疫情變化至今,感染Omicron新冠變異株的確診個案多屬輕症,產險業者較難預防部分民眾以僥倖心態改變得病風險,但保險公司當然有自身負擔的產品規劃責任,設計保單時,就要必須開宗明義「不希望大家重複投保, 業者並沒有說得非常清楚,這也是大家為什麼非常生氣的原因。」

金管會統計2022年1至5月,防疫險理賠金額為40.4億元,但截至6月6日,理賠金額已躍升至至54.78億元,僅約一周就大增14.38億元。部分業者也放話,防疫保單湧現的理賠潮恐造成營運壓力,但翻開去年全台產險業的稅後盈餘高達199.97億元,獲利創新高,中華民國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理事長嚴慶龍仍呼籲主管機關金管會,除了對亂象加嚴把關,也應介入了解基層保險員承受哪些壓力及困境。

最先會去招攬的都是親朋好友, 可是現在對他們更抱歉的,也是我們。」T小姐說,防疫保單之亂發生後,不斷遭受客戶電話催逼與質疑,有長者擔憂拿不到錢,直回「妳供啥我都聽無啦!」,甚至有客戶揚言對她提告。

T 小姐自認,未來不知道要再怎麼跟親朋好友拉保險, X 先生也覺得裡外不是人,自己是被推到第一線面對客戶的夾心餅乾,期待各家產險業者「照著當初核保內容走,而不是任意變更我們的核保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