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容貌焦慮」一詞在社群媒體上流行,用來形容對自身外貌極度不滿意、沒自信,且對外表上細微瑕疵感到十分在意的人。

愛美雖是人之常情,但若是過度在意外表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就得注意身心是否出現狀況。

「愛美」和心理疾病有什麼關係?「容貌焦慮」被形容是受社群媒體影響出現的文明病,套上濾鏡及按讚文化,加劇人們對外貌的焦慮感,在臨床醫學上,也確實有相關的病症定義。

「容貌焦慮」一詞在社群媒體上,被用來形容對外貌過度在意且沒有自信的人。(攝影/李金龍)
「容貌焦慮」一詞在社群媒體上,被用來形容對外貌過度在意且沒有自信的人。(攝影/李金龍)

何謂「身體臆形症」?

社群媒體上提及的「容貌焦慮」,臨床上正式的名稱為「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黎美嫻指出,愛美雖是人之常情,但是當個案出現過度焦慮的行為時,哪怕只是一個微小的痘疤、細微的法令紋,也會為此感到沮喪抑鬱,甚至不敢出門社交,就得留意是否為精神疾患的病徵。

不過黎美嫻強調,臨床上要確診為身體臆形症需多方評估,並非單就病患對外表感到焦慮就能確診。「焦慮的狀況要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功能,包括無法順利完成工作、拒絕就學,甚至是逃避人際互動,才會符合診斷。」

在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中針對「身體臆形症」的診斷有四項,包括:

  1. 專注於外觀上的一個或多個可察覺的缺陷,這些缺陷在他人看來是無法觀察到或微不足道的。
  2. 對外觀極其在意而產生重複的行為,例如照鏡子、過度梳理毛髮、摳皮膚,或不斷與他人外表做比較。
  3. 對外貌的過度關注造成病患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4. 症狀無法以其他精神疾患作更佳解釋(如因不滿意自己身材及體型而導致的厭食症。


「身體臆形症患者可能會一直化妝去掩蓋瑕疵,甚至過度整形。」黎美嫻指出,曾經遇過有患者不斷進行隆鼻手術,卻仍對自己的鼻型感到不滿意,以致於經常處在憂鬱的狀態,甚至意圖自殺,最終被收治住院。

「病患在意的地方,其實客觀看來會覺得沒有不對稱、不好看。」黎美嫻強調,身體臆形症患者對外表上瑕疵的擔憂,不論在程度上或者時間上,往往是「不符比例的」,「當你花在注意外表的時間太長,或出現精神狀態緊張、焦慮的狀況,這些都是警訊。」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黎美嫻。(攝影/許家嘉)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黎美嫻。(攝影/許家嘉)

什麼樣的人會可能罹患身體臆形症?

社群媒體被認為是助長現代人注重外貌風氣的原因之一,濾鏡化、修圖過的完美形象充斥於社群平台,相對花費較多時間於社群軟體的青少年族群,更是容易受到影響。

黎美嫻指出,身體臆形症患者中青少年的佔比確實偏多,患者會因為對外貌產生焦慮而沒辦法去學校,甚至出現拒學行為,這種影響到生活功能的情況就符合疾病的診斷。

此外,個案若成長經驗中有創傷的經驗,或者沒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像是曾經歷家暴或成長過程被忽略,導致安全感不足、缺乏自信,甚至有強迫症的家族病史,都有可能增加罹患身體臆形症的風險。

黎美嫻提到,由於目前醫學上針對身體臆形症尚未有有明確機轉,但根據臨床觀察,患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分泌往往是相對不穩定的,因此多半會考慮以藥物輔助治療。

社群媒體文化影響民眾對外貌的重視與追求。(圖/公視新聞網)
社群媒體文化影響民眾對外貌的重視與追求。(圖/公視新聞網)

無法素顏、過度整形 可能都是容貌焦慮的表現

無法素顏出門、沒有修圖不能發文,你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人。近幾年醫療發達,也有不少民眾尋求醫美管道來提升外貌,醫師強調並非在意外表就是有「容貌焦慮」,不過這些行為也可能是病徵之一。

黎美嫻醫師提到,患有身體臆形疾患的人到精神科就診前,有很大機率會先出現在整形外科門診。「當他們反覆去各家醫美診所就醫後,還是覺得對自己外觀不滿意,導致出現憂鬱的狀況,那就會出現在精神科門診。」 

整形外科醫師陳柏森也同意這項論點,他在醫美門診確實遇過有容貌焦慮的患者,透過多次醫美手術,仍無法達到自己預期的外貌變化,「患者在來到我門診之前,可能已經諮詢過好幾十家診所,甚至已經動過幾次手術。」

陳柏森舉例,曾經有病患很在意一個小痘疤,但是以現今醫美技術只能將其淡化而無法完全去除,「這個患者在各個醫美診所來回穿梭,花了很多錢就為了去除一個很小的點。」他坦言,面對這樣的病人最終只能勸退,「因為他想要達到的效果,我們可能辦不到。」

整形外科醫師陳柏森。(攝影/李金龍)
整形外科醫師陳柏森。(攝影/李金龍)

改善容貌焦慮 自我情緒覺察很重要

對於外貌感到不滿意,不少人會尋求醫美管道來改善。陳柏森醫師表示,整形的概念在近幾年出現變化,過去人們會偏好進行改變外觀的手術,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己,例如隆鼻或者讓下巴變尖,「但現今整形的概念是為了提升與維持氣色」。

陳柏森強調,現代醫美觀念重視「改善」而非「改變」,「整形其實是有極限的,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整形。」因此他認為,能夠接受自己原來樣貌的人,才會透過整形療程獲得和符合預期的效果,達到對本身外貌真正的滿意。

近年微整形成為趨勢,民眾尋求非侵入性醫美療程來提升外貌。(圖/公視新聞網)
近年微整形成為趨勢,民眾尋求非侵入性醫美療程來提升外貌。(圖/公視新聞網)

人們對於外貌上有變化的時候,感到焦慮是很常見的事情,即便是沒有罹患身體臆形症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容貌焦慮的狀況。對此精神科醫師也提醒,自我情緒的覺察,是改善焦慮的第一步。

「對自己比較沒有自信,所以才會轉嫁情緒到外觀上,透過打扮或整型來增加自信心。」黎美嫻醫師指出,想要改變自己對外表的焦慮感,首先要思考自己希望改變外貌的初衷為何。

「我為什麼要做這個整形,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還是自己喜歡?」黎美嫻認為,若是為了獲取他人的讚美而進行醫美治療,便可能陷入過度整形的循環之中,「你會一直在整形手術中,尋求得到不同人的肯定。」

黎美嫻強調,若因為在意外貌而導致情緒過度緊繃,出現失眠憂鬱的情形,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精神狀態,就會建議民眾考慮就醫,尋求專業的管道進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