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嗶嗶!」三分鐘時間一到,鞦韆計時器鈴聲響起,提醒小朋友該換其他人玩鞦韆了。今年十月初開始,台北市在六座公園試辦裝設三分鐘計時器,希望解決假日公園遊具排隊久候的問題。

台北市公園處在大安森林、青年、南港、前港、碧湖和花博等6座公園的遊戲場,試辦鞦韆計時器,期間引起民眾熱議,有些家長認同計時器能解決排隊問題,但也有部分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以公權力管制孩子的遊戲時間實在不必要。

三分鐘鞦韆計時器。(攝/李金龍)
三分鐘鞦韆計時器。(攝/李金龍)

三分鐘鞦韆計時器 家長持正反意見

然而家長們對市政府的政策美意,正反意見都有。時常帶孫女來公園遊戲的王太太認為,計時器能減少排隊糾紛,民眾也因此較守秩序,「現在大家都比較照規矩來,之前有人霸佔鞦韆就沒辦法,只好在後面一直等。」

持反對意見的陳小姐對於計時器則不以為然,她認為家長本來就會約束小朋友輪流使用鞦韆,硬性規定三分鐘是多此一舉。「這有點抹煞小孩子在遊樂時候的一個樂趣,就好像一定要規定說三分鐘到,或五分鐘到就要下來。」

計時器試辦期間,家長們多半會視情況,有人排隊才使用計時器,兒童對於計時器的規則,也有自己的理解。

就讀小學三年級的謝小妹說,知道計時器是為了提醒大家輪流玩鞦韆,但偶爾自己也會忘記按,「我有時候會忘記用計時器,計時器就是讓有些人還在玩盪鞦韆的話,他就會知道時間到了要下來換別人玩。」

鞦韆是公園裡的熱門設施,在假日往往需要排隊久候。(攝/李金龍)
鞦韆是公園裡的熱門設施,在假日往往需要排隊久候。(攝/李金龍)

特公盟:反對以公權力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

有民間團體認為,設置計時器的政策不妥;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常務理事張雅琳便質疑,計時器看似公平,卻讓孩子失去許多機會,包括透過遊戲來發展自我覺察、社交互動的能力。

「我們會更希望透過遊戲的過程,兒童能感受到自己內在的需要,再去了解公共道德性的規範,而不是政府一個規定就決定每個人都是三分鐘,不去管每個人的差異性。」

張雅琳認為,假日時遊具需要排隊,根本問題源自於遊具設施數量不足,以及部分民眾沒有輪流禮讓的意識。「即便有計時器,當孩子沒有理解計時器的規範性,還是無法解決根本的霸佔問題,這來自於家長有沒有去介入、有沒有道德約束。」

公園處設置告示提醒民眾使用遊具的時間。(攝/李金龍)
公園處設置告示提醒民眾使用遊具的時間。(攝/李金龍)

她強調,特公盟的立場反對以公權力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但認同家長自己和孩子做約定,約束孩子使用遊具的時間。「今天我們盪三十秒或一分鐘,這都是來自於孩子的選擇,我們希望這些選擇跟溝通是來自於孩子自發的,或是由他旁邊的大人引導的。」

張雅琳也質疑,政府單位以計時器約束少部分人的行為,看似能解決問題,卻犧牲掉孩子在遊戲場體驗溝通與社交的機會。「孩子的這些溝通樣貌其實都很珍貴,因為這些都是長大以後要去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他們要去學習應對的姿態。」

大安森林公園為試辦鞦韆計時器的公園之一。(攝/李金龍)
大安森林公園為試辦鞦韆計時器的公園之一。(攝/李金龍)

公園處:將與家長、專家討論計時器後續

計時器試辦期間不僅討論度高,硬體損壞率也高,引發民眾質疑規劃不夠完善。公園處坦言,當初裝設計時器單純想解決遊具排隊的問題,並沒有邀集相關人士做更完整的規劃與討論。

「這是公園處自發性的一個措施,所以當初我們沒有去詢問家長或專家的意見,但之後是不是來辦一個座談會,找一些專家學者、家長還有NGO團體來討論,看看後面怎麼發展。」

台北市公園處副總工程司尤國仁強調,目前不會再擴大設置計時器,日後將邀請家長與學者一起開座談會,討論整體的試辦成效,並決定原有的計時器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