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有一則連署提案,希望將國高中學上課時間改為9點半到5點,以改善學生普遍睡眠不足的情況。這個提案只用了9天就通過附議門檻,教育部在今年8月召開了公聽會。同學們都支持晚到校嗎?家長又怎麼看?

高中生平均僅睡6.5小時 同學:不小心在課堂上睡著

「國九之後壓力比較大,像11點躺著,躺到12點才睡著。」高中生蘇同學表示,直到現在,他仍經常失眠,每天只能睡5至6小時。另一位廖同學更指自己每天僅睡3至4小時,「因為要補習,回到家都很晚,」他又坦白,有時候會不小心在課堂上睡著。

兒福聯盟去年8月公布一項調查,發現全台國高中職生,睡眠依舊不足,平均睡眠時間是6.9小時,高中生平均更只有6.5小時,主因還是課業與使用3C產品。晚睡又早起,似乎已經是台灣國中生高中職生的常態。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指出,睡眠太少的學童容易有情緒行為困擾及過動傾向,青少年則容易出現憂鬱焦慮。

到底睡多少才足夠?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建議,6-12歲的國小兒童平均應睡9至11小時;13至18歲的青少年則要睡8至9小時。

同學贊成晚到校的提案嗎?

梁同學贊成這個提案,「因為我喜歡睡晚一點,我家住比較遠,所以要搭車比較久。」另一位李同學則表示,「國中、國小不應該延後,(但)因為高中大部分都比較遠,高中是看分數來讀,所以才有些要跨區就讀。國中、國小一般都在家附近而已,所以就比較不會因為這個影響他們睡眠時間。」

但蘇同學認為提案的作用不大,「可能會有人想到睡眠吧,但最後發現如果晚點上課,補習班不就更晚,那睡眠的量其實是差不多啦。」國中生吳同學說,「五點下課後,可能還有第八節,你回家也會蠻晚的,那你還要寫功課、複習,所以效果是差不多,就只是把時間軸往後移而已。」

家長怎麼看?會影響接送嗎?

「家長的立場是不贊成,因為我們的上班時間很早,那如果說(改)到9點半,小孩就沒有人接送,公司也不可能讓我們延後上班。」許小姐說。另一位國中家長盧先生認為小朋友的上課時間應該要跟上班族錯開,才不會「塞成一團」。

不過,同樣小孩在國中就讀的蕭小姐有不同的看法,她說:「他7點就要到學校,我就問他說可以不要那麼早去嗎,他就說不行,他要外掃什麼的,又要考試。」蕭小姐認為小朋友早起很辛苦,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延後1至2小時到校會比較好,而掃地則可以安排在中間下課的時段進行。

如果調整上課時間,你認為要改成幾點?

大部分街訪的同學都認為9點半可能太晚,最多人認為改到8點半上課最理想。李同學說:「8點半或9點,比較符合大部分人的通勤時間,而且太早起來的話,有時候第一節課腦袋也是暈暈的。」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等公民團體在8月聯合發起線上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延後上學時間,其中三成三支持「延後到9點半」,三成二支持「延後到8點半到9點半間」,二成六則支持「全面開放早自習自由參與」。

他們認為「課綱」才是根本的問題

正前往補習班的連同學說,「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先從課綱開始調整,就是把某些可能之後不會用到的刪掉,這樣上課的話就可以不用那麼晚放學。」

「華人社會好像都一直逼他們學很多東西,你看學那麼多出來,工作也沒有用到,其實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他自己知識來講,他也不是真正學習什麼東西,都是在背。」何先生的小孩正在念國中,他認為健全的教育體系應該是啟發他們多思考、建立學生自己探索的環境,而不是一直塞他們去考試,變成考試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