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查核社群內容的時間日期?

即時科技帶來生活便利,卻也讓資訊碎片化。當前傳播世界,有太多社群影音都被抽離原有的情境意義與時空脈絡,單獨在社群媒體上流傳。一張圖配上兩三句個人註解,就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

老照片可以來拿舊酒新裝,有了全新的時空背景就可以做政治操作。當媒體都在報導高雄淹水災況審視高市府施政時,網友可以用過去台南淹水的老照片轉移媒體焦點,稱台南也淹了有誰關心過。

五大心法:如何對影片/圖片進行「時間查核」?

。以圖搜圖,找到圖片出處,還原情境脈絡。影片也一樣,將片中關鍵畫面截圖後以圖搜圖。

。InVID擴充功能,幫你分析影片上傳時間。

。正確解讀各社群媒體的時間格式。

。玩影子遊戲!用影子方位反推影片/圖片拍攝時間。

。確認影片天氣與事發當時氣象記錄一致。

1. 反向圖片搜索:以圖搜圖!找到出處,還原脈絡

反向圖片搜索(Reverse Image Search),俗稱「以圖搜圖」。在圖片搜索引擎上傳圖片,就可以找到「看起來相似的圖片」,以及「含有相同圖片的網頁」。尋得圖片出處,才能還原圖片的時空脈絡、了解拍攝的時間地點。

以下介紹好用工具,以下圖為例。

Google圖片搜索

將範例圖片上傳Google圖片搜索後,會出現以下畫面:

如果上傳的照片為經過變造的假圖,「看起來相似的照片」可能找到未經修圖的原圖。我們也可以點進「含有相同圖片的網頁」,還原這張照片是在什麼樣的前後文被提及的。

Yandex圖片搜索

Yandex是世界第五大搜尋引擎,同樣具備圖片搜索功能。

把照片上傳,就能看到許多與原圖相似的照片。

搜尋結果可以看到普丁的位置被許多不同人坐過,甚至包含哈利波特的多比,原來原圖是被加工過的假圖啊!

值得一提的是,Yandex尤其擅長找logo與辨識人臉。

舉例而言,為了確認下圖藍制服民眾的身份,我們想知道制服背後logo與什麼機構相關,我們可以把一小塊logo剪裁下來,分別上傳Google與Yandex以圖搜圖,左方的Google一無所獲,但右方Yandex確實找到了logo原始圖片,如藍色圈圈所示。

TinEye

TinEye獨特的功能在於它可以依照「時間」排序搜索結果,進而得到「最早」的圖片出處。

以上三個搜尋工具都測試看看,就會發現範例圖片的原始出處其實長這樣:

RevEye:最有效率的方法!

如果嫌三個搜尋引擎要分頭找很麻煩,Chrome使用者可以試試看安裝RevEye這個擴充功能。未來逛網頁時看到可疑照片,對照片按右鍵,可以直接把該圖同時丟到數個「圖片搜尋引擎」中做反向圖片搜尋。

重要技巧:自訂截圖範圍

如果我們不需要對整張照片以圖搜圖,只需要圖片的局部做搜索(例如上方制服logo案例),用裁切照片的方式就稍嫌麻煩了。Mac使用者可以試試看快捷鍵「Shift+Command+4」,針對自訂範圍截圖,再上傳搜尋引擎。Win10使用者請按「Win+Shift+S」。其餘PC使用者請在Chrome瀏覽器安裝Lightshot這個擴充功能。

2. 動態影音時間查核:以圖搜圖、InVID擴充功能

目前科技並無法自動判別影音真假。Eoghan分享,比較可行的方法就是試著將影片封面縮圖,或片中具代表性的畫面截圖,上傳上述反向圖片搜索工具,找回影片所屬的脈絡。

InVID擴充功能

InVID是一個影片分析工具,首頁開宗明義就是要「識破假新聞、核實影音內容」。

InVID並沒有線上版本,一定要在Chrome或Firefox擴充功能的環境下使用。安裝後,打開瀏覽器,隨時可以點擊工具列(畫面右上方)Logo,打開InVID介面。

InVID工作面板如下圖。Analysis、Keyframes、Thumbnails是較常用到的三個功能。

「Analysis」:貼上影片網址(Youtube、FB)等,就可以得知影片詳細資訊,含上傳時間、讚數、倒讚數、留言數、觀看次數、貼文內容等,協助判斷影片真偽。如下圖:

「Keyframes」:其實就是上方說的,影片中「具代表性」的畫面截圖,Keyframes讓你不用手動截圖,自動幫你把影片中的關鍵畫面陳列出來,左鍵點擊圖片,InVID會自動跳轉Google圖片搜索,以圖搜圖。

「Thumbnails」:就是影片封面縮圖,InVID會自動撈出這張封面,供你以圖搜圖。

3. 正確解讀各社群媒體的時間格式

社群平台都有不同的時間格式:

  。臉書:依電腦或裝置設定。

  。推特:依個人推特設定,未登入狀態一律顯示太平洋時間(即PST,相當於UTC-8)。

  。Youtube:永遠顯示太平洋時間。

  。Instagram:UTC、PST都會顯示。

臉書與推特時間怎麼看?把滑鼠移到貼文的時間上方,不需要點擊,稍待片刻就會顯示完整時間。

Youtube就比較麻煩了。

建議用InVID的「Analysis」功能取得「年/月/日/時/分/秒」的完整資訊(UTC)後,手動加8小時,轉換成台灣時間。

IG也麻煩。一般情況IG顯示的時間是長這樣的,即使讓滑鼠停留在時間上,也不會顯示完整上傳時間,只有年月日。

我們的做法是,先找到貼文內嵌程式碼。

複製內嵌程式碼,貼在記事本中。

程式碼最下面可以看到一個「datetime」,這裡有一個「PDT」,與PST(UTC-8)是相同時區,但PDT表示夏令時間,相當於UTC-7。PDT 7月13日下午9:21,換算台灣時間(UTC+8)是7月14日上午12:21。

4. 玩影子遊戲!用影子方位回推拍攝時間

在Google培訓課上,Eoghan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理事長胡元輝,都分別提出了一個假資訊案例,兩則影音的共同破綻都在不自然的影子。Eoghan給我們看了這段15秒的影片

一格一格觀看這部影片(Youtube有內鍵快捷鍵,在影片暫停時,按「ㄝ 」看下一格,按「ㄡ 」看上一格),就會發現0:14處,影子在瞬間消失,顯然是加工過的影片。

胡老師給我們看的是這張照片:

大象與老虎的體積比,顯然與兩者影子的面積比不相當。也是一張經變造的照片。

影子不但可以用來判斷影音是否經過加工,也可以透過影子方位來反推拍攝時間,進而確認影音內容是否與原事件的時間地點一致,避免移花接木。

如果這張Google Map的衛星空照圖已知來自6月19日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 London),請問Google是在幾點幾分拍下這張照片的?

我們如何知道世界各地的太陽在不同時間點,可以留下什麼方位的影子?推薦工具:SunCaic

介面介紹如下圖:

我們在左上方輸入「Trafalgar Square」後,地圖會自動跳轉至相應地點,我們只需拖動地圖、滑動滑鼠滾輪,直到中心紅圈圈對準廣場上的紀念碑。

接著左右拖移畫面最上方時間軸,直到太陽與影子連成一直線,此時左上角顯示的時間,就是Google衛星在2019年6月19號當天拍下這張空照圖的具體時間點,也就是下午12:50。

5. 確認影片天氣與事發當時氣象記錄一致

最後,簡單卻重要的一招,別忘了確認影音中的天氣是否與當天氣象記錄吻合,進一步確保影片拍攝日期沒有經過移花接木。

時間查核與地理位置查核常常是相輔相成的。本文介紹了時間的查證技巧,下一篇文章我們將接著處理「時空」的第二個維度——空間。事實上,還原空間脈絡的許多技術,其實與時間查核的方法一致(如反向圖片搜尋)。

我們也將在下篇文章末尾處提供練習題,試著以有限線索找出影音拍攝地點與時間。

專題文章:

【社群內容打假術2】時間查核:如何識別被冷飯熱炒、時空錯置的社群影音?

【社群內容打假術3】地理位置查核:如何妙用地圖工具,不到事發現場也能核實影片拍攝地點?

【社群內容打假術4】消息來源查核:如何確認上傳者信用、評估社群帳號可信度?

【社群內容打假術5】查核工具彙整:開箱數位打假王的百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