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總統大選剩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隨選情白熱化,候選人過度吹捧自己、或以不實訊息攻擊對手的現象層出不窮,媒體在時效壓力下往往只能如實轉述。為保障公民「知」的權利,《P#新聞實驗室》加入2020總統候選人事實查核計畫,與眾家媒體攜手查核總統參選人在競選期間的公開發言,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

本篇事實查核以8月22日韓國瑜與其國政顧問團總召張善政、能源組召集人杜紫軍、「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等人的共同直播為背景,查核韓國瑜能源政策願景的發言真偽。

查核點一:空汙問題

發言內容

韓國瑜:

「我在高雄這幾個月來,我們做了幾件事情,未來還要做更多。第一,興達火力發電廠,冬天要求他機組要停一個,要減少煤,預估一年要減少 2456 公噸的排放

第二,我一直很擔心煤炭。我最怕煤炭被狸貓換太子,明明是高價格買的煤,如果被狸貓換太子,後果很可怕。我們要成立生煤使用管控小組。[...]

第三,公私場所限使用含硫份小於 0.3 的燃料油,大家不要小看 0.3,一般縣市在 0.5 左右。燃料油到 0.5 有些會到空氣中跟大氣結合,結合變成酸雨,酸雨就會造成禿頭,我這頭就是含硫量太高[...] ,因為高雄空污太嚴重。」

查核結果

一、冬天空汙季,停止興達電廠機組:真實

環保署5月針對「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召開第四次環評初審,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口頭承諾,秋冬空汙季會停止2部燃煤機組運轉,以降低空汙排放,環委決議通過。其中,根據環資報導,會中列席的高雄市環保局強調,燃煤機組的提前除役不能有任何條件。(資料來源:公視新聞網環資中心環保署興達電廠相關環評

二、成立生煤使用管控小組:真實

據環資與中央社報導,高雄市環保局會落實「一籃子多管齊下」的空污治理方式,包括成立生煤查核小組,把關業者使用低硫油及查察生煤品質。高雄市環保局網站公佈欄也可查到「生煤使用管控專門小組」今年四月、七月已公開過兩次會議。(資料來源:環資中心中央社高雄市環保局

三、公私場所限使用含硫份小於0.3的燃料油:真實

高雄市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部分草案中規範,公私場所用限用含硫份小於0.3%燃料油,已於2019年5月21日三讀通過。(資料來源:高雄市議會議事資訊查詢系統

四、高雄空汙太嚴重、酸雨造成禿頭一說:片面真實

現有醫學文獻並無任何酸雨會引起掉髮的報告。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醫學會所發表研究指出,雄性禿已知與遺傳有關,但吸菸、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都可能使男性出現禿頭的徵兆,或加重掉髮。(資料來源:Daily Mail Online美的好朋友

至於「高雄空汙太嚴重」為真。根據今年3月環團監測全台高雄市空氣最差,9月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環保署調查發現,12年來全台空汙高雄最為嚴重。(資料來源:公視新聞網12

查核點二:跨區供電問題

8/4-10電力資訊一覽,圖擷取自「懂能源」

發言內容

韓國瑜:「中部自己需求是 895.5 萬千瓦,但中部地區的發電卻要供應 914 萬千瓦,自己用了之後,多餘要輸送到北部。[...] 

南部地區,看這個數字,更大了。我們南部地區用電要用 989 萬千瓦,常用發電到達 1165 萬千瓦。這個跨區供電的問題,為什麼中部、南部地區很多電廠的地方,[...] 除了自己本地要用的電以外,必須被中央調控多餘的電力出來輸送到北台灣去。」

查核結果

中南部多餘電力必須送北部:片面真實

台灣為孤島型電力系統,整體而言,北部確實仰賴中南部機組,不過如果從每小時、每天、每周、每季的尺度來看,現各區電力其實是互相依賴的。例如:在清晨六、七點前電力北電會供給其他區,同時段中區大量依賴其他區供電;東電則長時間不足,多靠別區供應。

至於韓國瑜提出單日供需情形,因台電資料不斷更新,無法比對韓國瑜提出的資料是否正確。但根據《懂能源》8月4日至10日的統計資料,以一週來看,中區供電量並不能滿足當地用電量。(資料來源:環資中心懂能源

核四龍門電廠。圖取自台電
核四龍門電廠。圖取自台電

查核點三:核能議題

韓國瑜:「像我啊、洪秀柱啊、幾個立委,為了核四,第一次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罷免案,我是其中之一,而且罷免四個立委我還是最高票[...]。

去年公投,贊同以核養綠的人高達 600 萬,公民已經表示自己的態度。我要再重申一次,在前不久我跟中華民國工業總會這些理監事會面,他們把這個圖用手機打出來,核電廠分佈圖,我真的嚇一跳。核電廠分佈圖,整個東北亞,從南韓、到日本、到中國大陸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一路核電廠分佈圖,我才發現周邊國家地區這麼多核電廠。工商學界認為,人家一樣有頭腦,有安全管制,人家可以運用核能,為什麼我們台灣人比較笨,比較傻嗎?」

查核結果

一、擁核立場曾遭罷免:真實

1994年反核四運動風起雲湧,環保團體對台北縣四位擁核立委林志嘉、洪秀柱、韓國瑜、詹裕仁發起罷免,雖然通過兩階段連署,然而,投票前23天、即選委會公告成立對韓四位立委罷免案前一天,國民黨強行修法將罷免投票率門檻由1/3,提高為1/2。最終投票率為21%,罷免失敗。其中,韓國瑜以377,822票,在被罷免四人中居最高票。

(資料來源:中央社、 《臺灣全志卷4政治志選舉罷免篇》頁211

二、贊同以核養綠的人高達 600 萬:片面事實

被部分民眾稱為「以核養綠」的公投第16案,主文為: 「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 『 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贊成票 5,895,560 。雖然倡議團體一直將公投第16案簡稱為「以核養綠」,但公投主文中並沒有提到綠能。(資料來源:中選會公告

三、周邊國家核電廠有安全管制:含有錯誤訊息

中國、日本、南韓近年皆有發生核事故,其中多來自於管理失當。

2016年中共核安全局發布的《關於近期核電廠人員行為導致運行事件情況的通報》指出,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間,共發生16宗核事故,其中6宗是核電廠人員違反程序錯誤操作導致,另外6宗是核電廠人員誤碰導致,還有4宗是處理經驗不足造成。

日本《朝日新聞》2015年底曾分析,中國的核電技術來源包括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各種不同反應爐型與技術的混雜狀況令人擔憂。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8年,至今,陰影仍在、善後艱難,除了7縣市逾32萬噸輻射汙土無法掩埋解決,核廢水儲存庫也即將用盡,擬排入大海,遭南韓抗議。

南韓「古里核電廠(Kori)」曾於2012年斷電12分鐘,並隱瞞逾月才通報。

(資料來源:中共生態環境部朝日新聞BBC環資中心公視新聞網中央社

查核點四:國政顧問團三大能源願景

韓國瑜直播時表示,國政顧問團耗時準備,並且可行性高、能立刻達到效果的能源政策願景包括三項:補助電動摩托車、鍋爐改用天然氣,以及降低用煤發電。

發言內容

韓國瑜:「第一,對移動污染源,摩托車應該更高額的來補助,改為電動機車,像我昨天參加電動公車,也就是高雄港都客運已經有68輛電動公車,跑了500萬公里,效果非常好,未來對於電動摩托車這塊,政府要大量來補助。

第二,我們對於很多鍋爐,希望補助改用天然氣。現在很多(鍋爐)都燒所謂的重油跟煤,污染太嚴重。要規勸它,鍋爐改燒天然氣。

第三,發電少用煤炭,這對人體傷害跟環境惡化實在是太可怕。」

查核結果

一、港都客運電動公車:真實

根據高雄市政新聞、港都汽車公司及報導顯示,港都客運去年底投入68輛電動公車,迄今已服役跑了五百公里。(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市政新聞港都汽車公司簡介自由時報)。

二、鍋爐燃燒重油跟煤,空氣汙染嚴重:真實

根據中央社報導,環保署統計資料,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台約有5000多座工業鍋爐,而工業鍋爐最多依序是桃園市、台南市、台中市、彰化縣、高雄市及雲林縣。(資料來源:中央社

三、降低用煤發電:真實

燃煤發電對環境和氣候影響的確大。經濟部於2018年發布「逐年電力配比規畫」,明訂燃煤發電將逐年減少,發電結構占比將從2019年的46%,目標下降2025年的27%。(資料來源:107年經濟部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爭議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提出的三項能源政策,查核後,發現已是蔡政府及前任高雄市府推行的政策。

行政院於2017年12月21日通過「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以加速確實解決國內空氣污染的問題,指標性政策目標包括2019年空污紅害減半、2030年新購公務車輛及公共運輸大巴士全面電動化、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等。其中,空汙紅害減半具體細項,包括補助汰換5千座工業鍋爐及1千個商業鍋爐。

電動公車政策最早已於2017年12月推行,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港都客運公司當時引進快充式電動公車14輛,2017年簽約購置55輛。

至於鍋爐汰換為天然氣,2017年起,高雄市政府依據「經濟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工業鍋爐改善作業要點」及「經濟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工業鍋爐改善作業手冊」,對改造或汰換工業鍋爐設備並改用低污染性氣體,進行補助。

減少燃煤發電與空汙部分,經濟部於2018年發布「逐年電力配比規畫」,高雄市在2018年6月29日則首創「高雄市燃燒設備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嚴比照天然氣排放標準,針對超標工廠開罰。

結論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首次發表的能源政策發言內容,經查核後,在高雄市空汙議題及處理上多為真實。然而,在跨區供電議題上屬於片面真實,韓國瑜說「為什麼中部、南部地區很多電廠的地方,當地縣市長哇哇叫、當地的民眾也哇哇叫,除了自己本地要用的電以外,必須被中央調控多餘的電力出來輸送到北台灣去」,言論中暗藏北部剝奪南部資源的意識形態。

在核電議題上,韓國瑜曾因支持核四而遭罷免,乃是真實,但對於周邊國家的核安管制說法上,則有部分錯誤。至於國政顧問團提出的能源願景政策,雖然內容多為真實,但發現幾乎是現任政府或前任市府已施行的政策,似乎缺乏新意。